早在昭武二年天子旨意傳出後,大恆各地,便有數不清計程車子踏上了至這座京城的道路。
甚至,就連江南籍貫的,南明所佔地籍貫計程車子,也不在少數。
天子旨意,立夏之日,為開科取士之時。
如今已至三月,距離立夏,儼然已是近在眼前。
對絕大部分士子而言,顯而易見,他們,並不關心什麼儒家孔家,也並不怎麼關心什麼改革。
他們,關心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寒窗苦讀,能不能得到回報?
除此之外,其他的,都不是他們能想的事。
哪怕想關心,要關心,乃至心有不滿,但稍有不對,他們也絕對是縮得最快的人。
畢竟,幾十載春秋的寒窗苦讀,已然到最後關頭,若是背景來路大,不在乎那還好,若是一般家庭,誰願意去那自己幾十載的努力去節外生枝!
稍有不慎,幾十載的寒窗苦讀,那可就毀於一旦了。
金榜題名!
早已是刻在每個讀書人基因裡最大的渴望與需求。
在這種需求之下,京城大街小巷,亦是充滿著金榜題名的喜慶!
街面上,隨處可見寓意深遠的各種手工小玩意,在小攤小販的吆喝下,響徹了街道。
大紅燈籠高高掛,一個個寓意高中的字詞,描繪於燈籠之上,懸掛於路邊屋簷,一眼看去,就好似過年一般,甚至,過年都沒這般熱鬧。
只不過,在這熱鬧喜慶之間,這鑄就這份熱鬧喜慶的主角,卻是難得一見。
一個個士子,在這個時間段,早已是閉門不出,苦讀著書籍,或默默的祈禱著,祈禱著能夠金榜題名。
相比朝堂上下,對這一次開科取士的重視,天子對此,卻也並沒有太多關注。
在天子看來,這一次科舉,乃至下一次了科舉,再甚至未來幾年,都只是給這個統治階級增添活水,讓他這個能夠更好的優勝劣汰,從而清掃掉一些不合格者。
至於其他作用,他想也沒什麼用。
皇權下鄉,科學種子,一切的一切,都還需要時間來支撐起演變,需要政策來扶持其出現。
只不過,現有的環境,根本支撐不起他要做的,故而,天子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暫時閹割改革,讓改革某些方面一刀切,先讓改革種子種下再說。
然後,再慢慢的整頓吏治,扭轉思想觀念,推廣教育!
待到不遠的未來,一切皆已成熟,那個時候,才會是天子想要的。
科舉會納天下英才,將朝廷的統治觸角,蔓延至天下每一個角落!
以科舉為枝幹的教育體系,亦是可以讓天下的各科學說,在這科舉中蓬勃生長!
朝廷的統治制度,文武軍政,將一點一點的適應時代,為之而改變。
這塊輪迴了數千年的土地,將徹底打破一次次歷史重演的輪迴,將這個文明,帶到一個從未有過的巔峰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