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殿下,此番可真乃是一舉動京城啊。”
譽王趙靈睿絲毫不吝嗇誇讚之詞,“……我等,本以為嚴葦雨嚴總使大人,便已經是嚴家少有的大才女了,沒想到,世子殿下才是真正的大才子!麒麟之才!驚世之才!”
“……想必,在場的諸位才俊,此刻也都是心服口服吧。”
“……那麼,今年這‘金陵詩聖’的桂冠頭銜,便是要歸於世子殿下您了。”
譽王趙靈睿說著,他本就是這一次“金陵詩會”的承辦者,而使得這一場詩會上,最多的便是追隨譽王的文人雅士。佔據了所謂的東道主優勢。
再加上嚴無鷺此次展現的詩詞才華,確實是天縱之才,連易鈞涵都遠不是對方對手,在場的其餘所有人,就更不用提了。
而此刻又見到譽王趙靈睿已經發話,更多的人也自然是隨聲附和。
一時之間,都還等不及那些負責評析的文學大家發話,這場詩會的桂冠頭銜,便已經是確定落在了嚴無鷺頭上。
晉王趙靈承臉色陰沉難看……
他冷冷俯視著被嚴無鷺擊敗的易鈞涵,心中本來還覺得對方是可用大材,此刻看來,也是不過如此罷了。
輕嗤一聲,趙靈承起身上前。
“鎮北王世子的才華,確實世所罕見。”
“……但是,畢竟這可是‘金陵詩會’,世子乃是北地人,若是這般輕易決定,豈不是有些草率?”
“十四弟這是什麼話?”
譽王趙靈睿直接反駁,並且罕見地稱呼趙靈承為十四弟,似乎是想要拿出長幼次序來壓制對方,“……天下萬民,皆臣服於我大乾,這‘金陵詩會’,本意也是要包羅永珍、招攬天下英才為大乾金陵所效力。”
“……就算今日奪魁的是一北疆胡人,只要真有才華,也是拿得這‘金陵詩聖’的稱號的,更何況是我們為大乾效力多年、鎮守北地有功的鎮北王之子呢?!”
譽王趙靈睿尖銳反駁,眼睛微眯,不由彷若揣測一般、別有深意地說道——
“十四弟,你投身戎馬多年,看樣子,對於其餘之事,還真是一竅不通啊。”
晉王趙靈承被對方堵得啞口無言……
若論能言善辯,趙靈承本就不是趙靈睿的對手,此刻易鈞涵失利,趙靈承就更是難以得逞口舌之利。
不過,趙靈承也向來不喜歡口舌來解決問題……
他轉身,直面趙靈睿,握住腰間劍柄,冷冷凝視著譽王趙靈睿的雙眼。
空氣寂靜無比。
氣氛都在此刻一度變得焦灼而詭異。
突然之間,稷下學宮的大長老來到了兩位七珠親王之間,他本就是一德高望重的老者,在文人士子之間,更是有著極高的威信力。
他一揮手,示意二位親王平和相談。
再招來了其他的文學大家一同上前,開始相談。
最後經過一系列協商。
大家決定為嚴無鷺、易鈞涵、雁南歸三人同時頒發獎賜。
這倒也是“金陵詩會”的規矩。
自古以來,都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除去那些才華特別高、如同鶴立雞群一般的人物以外,其餘的文人之間,都是你說你的好,我說我的好。
大家各執一詞、各有喜好。
所以,“金陵詩會”一般也都是會選出才華最為出眾、最多人欣賞的三篇詩賦,共同嘉獎其行賦者。
是為……前三甲。
而其中,最為服眾的、最受讚佩的一首,則其人被賦予“金陵詩聖”的榮譽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