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太子孫和之事後,孫權動不動就對群臣下屠刀。
周瑜、甘寧、淩統這些老臣之後都被流放或免職,其他被殺之人更是數不勝數。
如今的吳國朝堂上,人人自危,已經沒有多少人敢直言相諫了。
孫權喘了幾口粗氣,說道:“朕知元嘆之意,但有伯言親征,諸位愛卿不必過於擔憂。”
眾臣面面相覷,不敢多言,只能稱是。
侍監正要準備宣佈退朝,不料朝堂外卻突然有吵鬧之聲,來的是八百里加急文書。
傳令兵跪拜在地:“陛下萬歲,今有會稽八百里加急文書送到。”
會稽?
孫權突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臉色更是陰沉下來。
下面的群臣一個個惶恐不安,生怕不是什麼好訊息,引得孫權眾怒。
孫權拿著文書拆開看了一遍,猛地摔在地上,大怒道:“這些偏國小民,竟敢挑釁朕!”
眾人不知所措,只見一人出列說道:“陛下,可是山越造反?”
孫權抬眼一看,正是中書令虞翻,便點了點頭。
一時間眾臣論紛紛,朝堂吵鬧一片,惹得孫權煩不勝煩,大喝一聲:“好了,眾愛卿有何良策應對?”
虞翻問道:“不知送來的書信上,可有說山越出動多少兵馬?”
孫權沉聲道:“三萬兵馬!”
山越人口稀少,但參軍人數眾多,三萬兵馬,已經算是全軍出動了。
其實孫權心裡並沒有把山越放在眼裡,就算是三萬兵馬,對他來說也不算多。
因為山越軍裝備落後,軍中還有用木棍來當武器的,而且沒有統兵大將,都是烏合之眾,不堪一擊。
若是平日,孫權隨便派個將軍就能解決了。
可如今,吳國境內大部分的兵馬都前往了荊州,能出動的兵馬太少了,而且能統兵打仗的將軍也幾乎沒有了,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呂據見無人說話,只好出列說道:“陛下,山越軍出動,可能會威脅會稽、柴桑兩郡,這就是想斷我軍的後方。”
“如今大軍向荊州開拔,境內並無多餘兵馬可以出動,不如讓陸遜將軍撤回來,等平定山越後,再向荊州動兵。”
聽到呂據的話,眾臣紛紛點頭贊同。
然而,孫權心裡卻一肚子火氣。
這幫守城之臣,一點作用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