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隨之都變得深邃悠遠了些。
眾人望著唐蘇凡俊美的臉龐,沒有人出聲,生怕打斷了他的思緒。
只有火鍋的沸騰聲與那嫋嫋熱氣映襯得唐蘇凡多了些神秘。
世家門閥的問題,李世民與自己的一眾心腹肱骨不知道談了多少次。
像唐蘇凡這種站在歷史上的眼光與一步步抽絲剝繭,直指核心的觀點,倒從未聽過。
可能這些在後世只要找個高中教室隨便兩個高中生都能聊上兩句,不過在這個年頭,卻如同黃鐘大呂,振聾發聵。
讓一位帝王,四位老朝臣都要靜而聽言。
“知識的壟斷,讓他們在人才吸納的能力上,遠遠超過朝廷,甚至,仍然並非出自世家之身,仍然有他們的身份色彩,他們出侯拜相,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甚至不得不承認,世家之中,確實為朝廷培養出不少人才……”
遍觀史冊,確實有不少驚才豔豔的人才出自世家的培養。
“他們博得了極大的聲譽,人人推崇,甚至與其結親為榮。朝代有興替,家族無興亡,九品中正制的全面推行,更是把門第觀念,宗族榮譽推上了巔峰,直至今日。”
“甚至,李二那二愣子還用著這制度呢~”
突然,唐蘇凡面色戲謔的說道,讓得身旁的正主面色一共。
“咳咳,哪裡,不過兼施並展而已……”
李世民見這小子多半又要嘲諷皇帝了,小聲的頂嘴了一下之後,又連忙說道。
“但目前的選官之法一時無改而已,到目前來說,確實最為安穩啊。”
“是啊蘇凡,如此選官之法雖然如此,但確實出身了不少學識過人,為國出力的人才啊~”
房玄齡不由得跟了一句,畢竟當初李世民登基之初。
當年九品中正制與科舉制並行,互為補充,都是他們幾個心腹肱骨提出來的。
當時的諸多大佬還覺得頗有可行之處,十分穩妥呢。
而當今的京兆府府尹張蘊古便是出自科舉制度之手,而且也是長孫無忌暗自提拔起來避開世家的‘自己人’。
而這兩年為了與世家爭奪人才,李世民和自己手下的一群人沒有少花費心思。
唐蘇凡懶洋洋的端著酒杯望靠背椅上面一靠,端著酒杯,如同指點江山的說道。
“格局要開啟啊同志們,正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以謀一域~”
…………………………………………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