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羨只覺得很可笑!
作為百騎司副司長,李君羨手上可是有燕王李祐完整的生活軌跡記錄的。
可以說,要論對李祐評價的,李君羨絕對是最有發言權之一。
群臣說得沒錯,燕王李祐就一個吃了睡、睡了吃,中間才穿插一些狩獵、不學無術的紈絝皇子,當然最近似乎是從狩獵改成了樂坊聽曲、養花種草了,但本質上沒什麼不同的。
李君羨想不通,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為何要如此認可這樣的一位皇子,難道真的如外界傳言,陛下被陰妃灌了迷魂湯?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自己作為百騎司坐鎮長安的負責人,就很有必要好好查一下了。
“哼!你也是一個眼瞎怪、蠢材!”
看到李君羨強忍笑意的樣子,李世民自然是猜出其真實想法,隨機忍不住暗罵一句,便將李君羨打發走了。
....
第二日。
朝參。
中書省便擬定好旨意,當著眾臣的面宣讀聖旨。
“燕王李祐聰慧過人、文物全才、心繫天下,賜太極宮內開府之權,加任左武衛大將軍!”
這道訊息一出!
就如同一顆炸彈在長安城上空爆炸!
頓時間,整座長安城內外,更是一片譁然。
這次不光皇族外戚、朝堂百官,就世家望族、佛道兩教、儒學士子等等,皆是無比震驚!
這其中反應最為迅速的便是五姓七望。
五姓七望,又作五姓七族,在隋唐時代這個身份制的社會當中,世家大族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貴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為尊貴,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與崔氏各有兩個郡望,所以稱之為五姓七望。
其中范陽盧氏,定居涿地,以范陽為郡望,後世遂稱范陽人。
作為五姓七望之一,范陽盧氏在長安依舊有不少族人。
他們或是在長安當官、或是經營生意、或者是求學士子....總之,這些盧氏族人都聽到了這個訊息,私下熱烈討論的同時,也將這道訊息加急傳回范陽。
“聽說了麼?當今聖上又讓一位皇子開府了。”
“陛下皇子基本都是親王,親王開府不是很正常麼?有啥好驚訝的。”
“這你就不懂了吧,這次和之前冊封漢王、衛王的情形可不一樣,開府的宮殿不僅在皇宮內,而且還是曾經的秦王府,這意味著什麼,不用我多說了吧!”
“嘶~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當今聖上怕是...動了易儲!”
“話倒是不能這樣說,如今的太子乃是嫡長子,又沒有重大過錯,太子地位穩固,頂多是當今聖上對這燕王李祐格外喜愛罷了。”
“也是,我聽說這燕王無才無德,十分紈絝,能有如此殊榮,全是靠了他的母親陰妃。”
“皇族之事亦是朝堂之事,更是天下事,這件事情說明了朝堂之上,波詭雲譎,難以預料。”
“有了變化,便有了機會,我覺得咱們盧氏得多多關注這點,說不定我盧氏重新崛起的機會就在眼前!”
“沒錯,我盧氏作為山東士族翹楚,沉寂這麼久,也該有所行動了,這燕王李祐便是哪個變數,若是合適,咱們不妨在他身上下一些注!”
....
隨著長安城的盧氏子弟將整理好的建議連同訊息一起傳回范陽盧氏,一道暗流開始湧動。
不光是范陽盧氏,五族七望當中的其他六望也紛紛開始行動起來,他們或是加大對李祐的關注,或是開始分析如今的朝堂局勢,或許已經開始下注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