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一個少年在用那池子裡的水在洗毛筆。這個少年並沒有注意到魏曉東到他的旁邊,好像他根本就看不到魏曉東一樣。
他洗完毛筆以後,就到了魏曉東旁邊的一個房間去練字去了。魏曉東在旁邊看著,這個少年卻是把魏曉東當做了一個透明人。毫不理會。繼續自己去練習寫毛筆字。
這個少年,在魏曉東看來,最多就是十三四歲。但是寫出來的毛筆字比現在的魏曉東那是強很多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等魏曉東再一次看到這個少年的時候,魏曉東驚訝的發現,他竟然已經長大了,和自己差不多了。
再看那一池水,竟然全部都變成了黑色。魏曉東看到這裡,他有點汗顏了,自己要是學習的時候像這個少年練習寫字的一半努力,是真正的努力做事,而不是在胡思亂想。那麼任何一個大學讓自己選。
這個少年到底是誰啊?
這時,魏曉東突然發現自己出現在一座山上,那少年也不見了。
邊上有一座亭子,好多人在那裡說著話,飲酒,氣氛非常的熱烈,真的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啊!看的魏曉東都很羨慕了。這才是真正的人生至樂啊!
“大家做了這麼多的詩,請王羲之先生做一篇序吧!”
“同意,贊同。”大家都異口同聲的說道。
“王羲之先生,文和字都是非常好的。那就現在就寫吧!”
一個五十左右的老者,雖然年事已高,但是,氣質非常的好,魏曉東能在他的臉上看出來那少年的影子。
“原來是他。”魏曉東對自己說道。
現在魏曉東很確定的一件事就是,他們誰也看不見他,但是魏曉東對他們卻是看的非常的清楚。
只見王羲之拿出了毛筆,在石硯臺上讓毛筆喝飽了墨水,然後就開始寫了。
永和九年,……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與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
魏曉東是被文和字完全的征服了,這篇《蘭亭集序》,他會背誦的,但是,怎麼以前沒有這種感覺呢?
今日,魏曉東在親眼看王羲之寫這篇序,真的是感觸太多了。
魏曉東看到王羲之從十幾歲就開始練字,在五十歲在書法上方才登峰造極。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需要長久的努力的,那句老話說的真對啊!天下之事,必做於細。
看到這樣的情景,讓魏曉東浮躁的心頓時沉靜下來了,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那是努力後的必然,魏曉東想,自己也是一樣的。無論是修煉玄靈功法還是其他的,都是一樣的。
可以這樣說,聽了沈萬三的話以後,雖然魏曉東當時沒說什麼掙錢不好的話,但是內心已經是一團火了,但是,看到王羲之練字和寫字,又讓魏曉東倍感冷靜。
不用說,魏曉東也明白這就是一個夢了,只不過這個夢,是自己能看不能和他們交流而已。
這些奇遇,魏曉東真不知道他為什麼會看到,但是,這些都是對他的成長非常的有幫助的,可以讓他少走彎路。這些情景和對話比訓話管用多了。
實際上,人就是這樣進步的,總結別人的經驗和教訓,總結自己的經驗和教訓,遇事不要急,要冷靜思考,沉著應對。堅持到底又要講究方法。
魏曉東這時睜開了雙眼,是的,又是一個夢,他還在床上躺著,陽光從窗外射進屋裡一縷陽光,看到這樣的一個好天氣。魏曉東非常的高興。
魏曉東每天都在進步,但是他並不驕傲,反而越來越覺得自己缺少的很多。需要去學習,去修煉。去堅持。
“魏施主,請你去吃齋飯。”一個和尚再窗外說道。
“不用了,謝謝了,我一會起來就走了。”魏曉東說完就穿好衣服走出了房間。然後又走出了寺廟。
他之所以走的這麼急,是因為魏曉東覺得,再在這廟裡呆下去,他會欠的人情越來越多。魏曉東不喜歡多欠人情,於是就走出了寺廟。
佛教講因果,實際上,任何事都是講因果的。所以,魏曉東不想讓因果越積越深,就又一次踏上了前行的路。
當年,唐僧取經是一路向西,魏曉東為了改變自己卻是一路向東,這是巧合嗎?唐僧一路也是發生了很多的事,魏曉東也是的。
走了不遠,魏曉東聞到了香味,看到了招牌。心裡真的是太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