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往來賈府的,這些人家最不缺的就是銀子,即便缺,也不差十兩。
事實上,如果賈瑛願意,便是賣三十兩、五十兩都沒問題。
主要是丟不起那個人,像個沒見過銀子的鄉巴佬似的,真要是那麼做了,指定會成為勳貴圈兒裡的笑話。
其實,二十兩銀子乍一聽,也算一筆不小的數目了,就以車貞的俸祿,一年省吃儉用,才能買下一個。
主要是鐵比較貴,且工藝製作成本高,純手工打造可不就是如此。
賈瑛還真沒什麼賺頭。
當然,賈瑛又不是慈善家,賠錢賣?不可能。
捆綁營銷聽過嗎?
用了我的爐子,你能不買石炭?
石炭的價格更貴。
不過為了長久計,這種現象必須改變,遲早的事情罷了。
等火爐和石炭普及到了一定程度,這項生意,就不再是賈瑛一家的了。
大凡涉及國計民生,朝廷都會插手,什麼資源分配公平觀念且不提,主要是利益太大了。
尤其是等將來煤炭行業發展起來,大乾兩京十三省,都不會放過這個新興的行業。
就像鹽鐵壟斷一般,賈瑛甚至都已經開始規劃,今後販煤要憑煤票獲取販售資格了。
自從火爐一物開始流傳出去後,雲記那邊就有不少家找上門的,都是賈瑛的生意,大家又是合作伙伴,有這等好事,自然不能落下的。
不過他們中大部分人註定是要失望了,賈瑛已經提前一步,將四成的分子,送進宮裡。嘉德也沒有拒絕,而是將此事交給內官監負責。
提起內官監,賈瑛就想到了夏守忠,還真是到哪兒都避不開。
好在,事關皇帝內帑,通常都是由皇后親自掌管的,不過因為是一國之母,總不能落下個與民爭利的名頭,所以才由內官監主理日常事務。
只是對於皇后,賈瑛還是有些陌生的,只聞其名,未曾見過真人。
皇家成了最大的股東,再有別家想要參與進來,就要問過宮裡同不同意了,也算是給將來省了許多的麻煩。
將來石炭之利必然是要收歸官有的,可真要是哪家吃順嘴了,豈會輕易吐出來?到時候免不了要發生衝突,指定要有人家倒黴,不管賈家願不願意和官府對抗,到時候都會被裹挾其中,身不由己。
鐵皮爐子倒是可以保留下來,不過火爐的打造技術含量不高,大乾多了是能工巧匠,只要給他們看過了實物,很快就能仿造出來。
當下又沒有“專利保護”一說,將皇帝拉進來,看誰敢來搶生意。
進入二月之後,朝廷這個機器又開始了不間斷的運轉。
嘉德朝經過了一段飄搖期,總算是穩定了下來,進入了沉澱階段。
將軍束甲,士兵歸田,而文治大興。
傅東萊以及馮恆石一眾,胸有抱負之士,終於可以放手施為。
嘉德合傅東萊聯手推行的吏治改革,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反倒是賈瑛,變得百無聊賴起來。
他倒是像個救火隊員,哪兒有火災,就被派到哪兒去撲滅,只是天下哪有那麼多大火可救的。
不過也挺好,有道是“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他正好有時間忙點別的。
火爐子如今已經漸漸在京中上層開啟了門路,石炭的產量也需要跟上來才行。
雖說冬日即將過去,可直到三月之前,北方的天氣依舊寒冷。
再者,即便是天氣暖和了,灶房裡也能用,生了火爐,用煤漿一壓,用的時候,把火燎開即可,也不用一日點三次火,很是方便,也不怕沒了人去用。
還有,賈瑛並不準備把石炭場也歸到雲記名下,省得最後被收走時,連帶雲記也不清不楚的。
除開這些,賈瑛的日常就悠哉許多了。
今兒陪林妹妹看雪景。
明兒給林妹妹講個悽美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