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正月初五之後,賈瑛便又開始忙碌了。
鐵皮火爐成功打造了出來,唯一缺憾就是煙囪皮厚了些,重了不少,不過這都無傷大雅。
工匠是賈瑛高價從工部挖來的,期間賈政可謂出力不少。
別看賈政事實都不關心,可他在工部的人緣還是很不錯的。當然, 這與他后妃之父的身份脫不了干係,再加上他本人不爭不搶,老好人一個,在工部的人脈自然也就寬泛了許多。
匠戶是賤籍,工部的匠戶不僅身份低下,還是一項高危職業,最害怕的就是與皇家的事情扯上關係,一不小心腦袋就沒了。
若非指著手藝活命, 不知有多少匠戶想要削減了腦袋脫離匠籍呢。古代的職業官制是十分嚴苛的,匠是匠,農是農,有著本質的分別。農戶交糧交稅,匠戶有幹不完的徭役。層級分明的社會地位,早就了這種現象。
逃軍逃匠的現象,在大乾屢見不鮮。
賈瑛記得兵馬司的權職之一,就有這麼一條律令:“凡地方軍匠人等,舊例令各傢俱於門前置粉壁一面、開寫本家籍貫人口、身役營生、並寫不敢窩藏逃軍逃匠囚徒盜賊等項,以憑挨究。”
賈政為賈瑛推薦了不少工匠名單,賈瑛利用兵馬司的職權,從名單中挑選出幾人來,又疏通關係,把這些匠戶歸置到兵馬司的名下。
說道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 五城兵馬司提督這個身份,當真給賈瑛帶來了不少的便利。
不像巡防營和繡衣衛, 權責明晰, 且單一。
兵馬司可以說與京中大部分的衙門都有公務往來。
就比如:“凡刑部都察院照勘、提人、檢屍、追贓, 分委該司承行。”
“凡京城該管地方,街道坍塌、溝渠壅塞、及皇城周圍坍損,工部都水司行委分管填墊疏通。”
“凡選妃,禮部儀制司行各司選報該管地方良家女子,送諸王館備選。”
“凡駕詣郊壇及親王出府之國成婚、開設舉場、修設齋醮、傳送宮人,率領火甲供事。”
刑部、工部、禮部、督察院,還有皇室,這還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
麻煩是麻煩了一些,可勝在路子廣,什麼都能參合一腳,還不犯律。
所以,五城兵馬司衙門名下,也是可以選募自己的工匠的。
在賈瑛眼中,這些工匠可是大乾的寶貝,所以他儘可能多招攬了一些,且分門別類,鐵匠、木匠, 甚至負責軍器局的工匠都有。
收到訊息的賈瑛, 帶著一大幫工匠開始檢驗成果, 事實上, 以大乾目前的工藝水平,打造一個火爐還是很容易做到的,除了爐子本身笨重了些,一點旁的毛病都沒有。
爐子是用生鐵打造的,生鐵可鑄不可鍛,且熔點高,用來生火最是合適不過。
露出滿意笑容的賈瑛,命令工匠多打製了幾套。
自己的宅子裡最少也要三套,東府三套,西府,一套、兩套、三套......唉,總之這玩意兒越多越好,自己用不了不要緊,用不了多久,估計就得成為風靡之物了。
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費鐵。
好在自己也算是統治階級了,該用的特權,也犯不著矯情。
至於說環境汙染,節能減排......完全不需要考慮。
大乾才多少人口,戶部在籍人口是是五千六百多萬人,應該還有不少黑戶,家奴,再多個一兩千萬,也沒超過一個億的。
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什麼的,完全可以自然淨化。
至於千百年後,人都變成渣了,考慮那些個做什麼。
不過,該播撒的觀念,還是要提前鋪墊一下的,就是生產力太過落後了些,許多事情沒法做,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有了改變。
要不後期弄個暖氣片子什麼的?
唉,以後再考慮吧。
賈瑛帶著一大幫工匠進了賈府。
“這大過年的,你又折騰什麼?”老太太真心感到心累,這個侄孫真是一點都不交人省心。比來比去,還是她的心尖兒寶貝寶玉好,文文靜靜,讓人看了喜慶,還不用操心。
賈瑛將老太太等人請至了後院兒新建的大花廳裡,將榮慶堂騰了出來,女眷在場,工匠們是進不來的。
“孫兒讓人打造了一個爐子,是用石炭生火取暖的,已經找人試過了,效果還算不錯,便想著給老太太的屋裡裝一個,您老年紀大了,北方的冬天又冷,暖炕和炭爐雖也能取暖,可卻不必這火爐來的方便。”賈瑛笑著說道。
“火爐?可是燒窯用的那種土坯爐子?哪能在家裡裝那個。”賈母疑糊道,這侄孫兒是不是腦子糊塗了。
“是鐵爐子,不是土坯爐。您老且等著瞧,指定會喜歡。我到前面看看,免得那些工匠裝錯了位置。”說著賈瑛讓鴛鴦換來幾個丫鬟陪老太太耍牌解悶,自己則往榮慶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