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了一下張曉光所做的市場調研報告,周東昇內心對於眼下的共享充電寶市場,稍微有了一點底。
就如同共享單車這把火點燃之前,市面上同樣有著諸多有樁公共腳踏車這樣的火苗存在一樣,共享充電寶這玩意兒自然也不是憑空冒出來的。
其中,張曉光的報告就提到了遠在鵬城,一家於2015年年底成立的公司,就已經開始了在共享充電寶領域之中探索的步伐。
並且依託於鵬城這座城市得天獨厚的電子優勢,經過長達一年半載的發展,如今這家公司在鵬城本地已經小有名氣,只不過至今還沒有得到資本的注意。
在沒有資本作為催化劑介入的情況之下,光靠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商業模式進行擴張,想要佔領市場顯然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去了。
然而隨著共享單車一鳴驚人,徹底盤活了共享經濟這一個風口,這一家率先跑步進場,在共享充電寶領域之中跑馬圈地的創業者,被資本注意到顯然只是時間問題。
這不已經被周東昇給盯上了嗎?
當然,雖然共享充電寶行業還沒有徹底爆發,但是天底下從來不缺乏具有冒險精神的創業者,因此這個行業自然也不可能只有這麼一家企業。
只不過單純從規模上來看,其他企業顯然無法與這一家相提並論,而這家企業,也有著一個讓大家耳熟能詳,朗朗上口的名字。
街電!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這個言簡意賅的名字簡直就是對共享充電寶最好的詮釋,宛如點睛之筆,足以讓人一下子就記住這款產品的定位和用途。
一個能夠在第一印象就抓住使用者眼球,並且建立記憶點的好名字,無疑能夠讓創業事半功倍。
當然,打鐵還需自身硬,倘若只是虛有其表,那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並沒有什麼卵用。
而作為共享充電寶的先行者,街電自然也是有著自己的技術積累,不是那種光靠ppt就開始忽悠投資人的創業者。
其在鵬城這一畝三分地上的市場佔有率,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相比起已經開始遍地開花,形成兩超多強局面的共享單車領域,共享充電寶這邊還是小貓兩三隻的情況。
距離周東昇熟悉的“爛大街”局面顯然還相去甚遠,顯然是柴火還不夠多,光靠一點小火苗還不夠形成燎原之勢。
想到這裡,周東昇頓時思路清晰了起來,既然如此那還不好辦嗎?
扇風點火可是自己的拿手好戲!
尤其是作為成功押寶到摩拜和小黃車這兩個獨角獸的投資人,光是這份履歷就足以讓周東昇成為共享經濟風口上的弄潮兒。
只要周東昇進場抬轎子,其他投資者都得掂量掂量這個專案的份量。
畢竟周東昇的戰果單拎出來或許不值一提,但是全部放到一塊看,那可是相當的唬人呀!
這種純靠野路子出身,還硬生生莽出一片天地的投資怪才,不知道讓多少專業人士都為之汗顏,實在是不按套路出牌。
這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投資理念,咋一看雜亂無章,沒有想到將其整合到一塊去,竟然也有其脈絡所在,東昇集團的成立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因此,隨著周東昇的異軍突起,不知道背地裡有多少雙眼睛正盯著周東昇的一舉一動呢。
對此,周東昇自然不得而知,合上市場調研報告之後,周東昇面帶笑容的說道。
“眼下共享經濟前有打車,後有單車,正是如日中天之際,但是大家的焦點就聚集在頭部身上,共享充電寶行業還沒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
“既然這樣,我們就給同行打個樣,這個螃蟹我們來吃,街電這a輪融資就由我們來組局吧。”
周東昇風輕雲澹的說道,而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魄力,卻讓張曉光內心一凜,不由心生一絲敬畏。
這就是“錢可通神”的魅力所在,當你有百億身家加持的時候,哪怕你長得再怎麼歪瓜裂棗,別人不但不會以貌取人,還會對你敬畏三分……
“我明白了董事長,我這就前往鵬城,親自去談!”這麼好的建功立業機會,張曉光自然不會錯過,立馬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