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頭條系正式將這款短影片軟體改名為【頭條短影片】,再大肆壓上了推廣資源之後,效果可謂是分外顯著。
畢竟是估值已經超過百億美刀的新晉網際網路獨角獸企業,市場估值從來都不是空穴來風的,而“獨角獸企業”這個新興的概念,也是業界公認的事實。
所謂“獨角獸”本身就是西方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稀有神獸,而將這個概念延生用在創業公司身上,也是源於美利堅華爾街的一種新興叫法。
美利堅一個投資人在2013年將私募和公開市場的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做出分類,將處在朝陽行業之中,並且增長速度極快的創業公司稱之為“獨角獸”。
這種型別的公司,往往具備獨有的核心技術,或者是擁有顛覆性的商業模式,並且有成為某個細分領域龍頭的潛力,甚至是未來的行業霸主。
而成立於2012年,僅僅花費四年時間估值就已經超過了百億美刀,獨角獸企業之名自然是當之無愧的。
而無論是核心技術,還是顛覆性商業模式,頭條系可以說是二者兼具,這一點在其核心業務【今日頭條】都有所體現。
要知道,早在四大門戶時代,網際網路新聞資訊版塊,就早已經被四大門戶所掌控,並且成為這四大門戶賴以生存的根基。
時至今日,網際網路雖然沒有停留在四大門戶時代,但是在新聞資訊板塊上的積累,也依然讓他們在新聞資訊這一板塊有著足夠的權威性和統治力。
可以說,新聞資訊板塊早已經是他們的自留地。
而昔日的四大門戶,如今也都早已經成為網際網路行業聲名顯赫的巨頭,但偏偏就在他們的眼皮底下,【今日頭條】就這麼橫空出世。
硬生生在他們的後花園裡將他們引以為傲的寶貝給挖走了,屬實是讓人大跌眼鏡。
這其中固然有著時勢造英雄的“天時”因素,因為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打破了傳統格局,才讓後來者有了可乘之機。
但是歸根到底,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頭條系手中掌握的核心演算法才是他們能夠突出重圍的主要原因。
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
作為頭條系的創始人張一明,自然就是這個英雄,而頭條系之所以大張旗鼓的進入短影片領域,也是因為張一明斷言“短影片將會是內容創業的下一個風口”。
並且直接掏出了“10億補貼短影片創作計劃”,從此不難看出這個掌舵人的魄力之大。
事實上,從一開始張一明就已經梭哈了手中的籌碼,將未來壓在了短影片上,現在大肆壓上資源,只不過是做進一步的加註罷了。
而有著【今日頭條】珠玉在前,掌握著這麼一款使用者已經將近6個億,日活使用者更是超過6000萬的龐大流量入口。
其不光是能夠為頭條繫帶來一年將近60億的廣告營收,在將這個流量入口全面接入到【頭條短影片】之上時,更是能夠為其帶來海量的流量資源。
這一招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用上,自然是張一明覺得時機還不夠成熟,亦或者是原本的商業模式還未跑通……
而當正式改名為【頭條短影片】之時,也就意味著在張一明看來,時機已經徹底成熟。
全軍出擊!
前有10億補貼,後有【今日頭條】作為流量入口,光是這兩板斧的功夫,就已經讓【頭條短影片】開始奮起直追,極大縮短了與抖音這款競品的距離。
甭管是李鬼還是李逵,只要能夠將其幹掉,那剩下的那個無疑就是正主。
只不過饒是頭條系壓上了【今日頭條】這一個流量入口,【頭條短影片】想要突破1億使用者這個門檻,也絕非是短時間內能夠做到的。
1億使用者這個門檻,素有網際網路行業分水嶺之稱,當年騰達手中的天才突破了這個分水嶺。
而經過周東昇的指點,提前改變戰略,開始大刀闊斧將y引入國內市場,在短影片領域開闢出了音樂短影片這一條細分賽道,開始全力發展。
在此期間,無論是陽陸宇本身的努力,還是周東昇壓上的大量資源,也僅僅只是讓這個記錄縮短了幾個月的時間。
在改名抖音短影片之後,前後大概耗時9個月不到的時間,才打下了1億使用者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