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一眾媒體都爆發出了比港島記者跑得還快的速度,爭先恐後的撰寫新聞。
為了能夠拔得頭籌,一眾媒體絞盡腦汁收刮自己的形容詞,力圖炮製出一個能夠第一時間就抓住觀眾的吸睛標題。
「胡潤榜單史上最大黑馬!首位90後白手起家富豪上榜!」
「首位90後草根百億富豪誕生!竟然是他……」
「首位90後百億富豪,僅僅2年時間就積累超百億資產!」
「深入挖掘首位90後百億富豪發家史!」
「從白手起家到百億富豪,這位90後僅僅花了2年……」
諸如此類驚爆眼球的標題登時層出不窮,一眾媒體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充分展現了自己製造大新聞的專業才能。
可想而知,在諸多媒體的爭先報道之下,這條新聞很快就在網際網路上蔓延看來。
對於胡潤百富榜來說,「周東昇」這三個字是生面孔,但是在網路上,對於普羅大眾來說,這位那可是熟人。
「臥槽!原來他裡說的都是真的,他真的是有錢人!」
「百億身家……果然是樸實無華且枯燥呀!」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100億是什麼概念呀,有兄弟科普一下嗎?」
「臥槽,我要是這麼有錢,我一頓吃兩碗泡麵!」
「小了,格局小了,我高低得加兩條火腿腸!」
「我網咖開兩臺機子,包年!」
沙凋網友歡樂多,總能夠在第一時間開啟清奇的腦洞,說出讓人忍俊不禁的回答來。
儘管在一眾沙凋網友的玩梗之下,這條新聞的畫風產生了微妙的變化,但是依舊不妨礙這件事情在全網快速傳播。
饒是此前周東昇已經算是一個擁有千萬粉絲的大網紅,但是在數以億計的網際網路之上,始終會有人對其一無所知。
畢竟在資訊繭房的效應之下,始終會有人兩
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上的事情。
尤其是在資訊大爆炸的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之下,資訊繭房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
只不過這一次,「白手起家」「首位90後百億草根富豪」「僅僅2年時間的造福奇蹟」等字眼,無疑都是具有「破圈」屬性的驚爆效果。
財帛動人心的道理,不光是體驗在真金白銀之上,同樣體現在普羅大眾對於財富的反應。
要不然,歷年的財富榜單公佈也不會成為大家飯後茶餘討論的話題之一。
而這一次的新聞,無疑是再一次將周東昇推上了風口浪尖,讓更多人認識到這個年輕人的同時,也不禁好奇,他的財富到底從何而來?
這種普羅大眾旺盛的好奇心,無疑就是一種龐大的需求,促使著諸多媒體想方設法去挖掘周東昇背後的故事。
而事實上,這一條新聞的影響範圍之廣,遠遠不止如此,在飛速傳播的過程之中,不光是陌生人再一次認識了周東昇。
就連原本熟悉周東昇的一些人,都不得不再次重新認識一遍,畢竟百億富豪的概念,已經足以讓其成為讓他們感到陌生又熟悉。
周東昇還是那個周東昇,卻已經不是他們認識的那個周東昇。
其中,這個訊息很快就傳到了周東昇的老家谷鎮之上,一石激起千層浪。.
重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