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當週東昇唸叨到了文導這個新銳導演,自然而然就順勢心血來潮的發去了問候,畢竟作為投資人,關心一下專案進度,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是?
儘管周東昇這個甩手掌櫃遊手好閒,自打一番威逼利誘的跟文導達成共識之後,就基本沒有怎麼過問過這個專案的籌備情況。
但這不是剛好觸景生情,在中戲那藝術氛圍濃厚的校園之中,一下子就想起了自己還有這麼兩個電影投資的事情來。
京導那邊已經接近收尾階段,距離殺青顯然已經不遠了,屆時周東昇說不定還得配合一下後續工作。
至於文導這邊的籌備情況,周東昇自然也是十分好奇,儘管他對自己的定位就是“煤老闆”,絕不做那外行人指導內行的事情。
但好歹是一部能夠在華夏影史留名的里程碑之作,別因為自己一時興起,被蝴蝶翅膀給煽沒了,那多不好意思。
當然,周東昇絕對不是擔心自己的投資打水漂,真的就是純粹關心華夏電影的未來。
咳咳,而說來也巧,此時此刻的文導正好就在京城,對於這一部很可能成為自己大熒幕上的黃花閨女之作,文導自然是發自內心的重視。
尤其是周東昇的放權和充分信任,文導感激之餘,更是充分激發出了他內心的動力。
畢竟煤老闆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是自己還能夠遇到這麼好的投資人,說什麼也不能讓這樣的投資人寒心。
最重要的是,要是這一部戲拍好了,不就能夠順理成章的成為他們以後的合作基礎嗎?
無論是為了前程還是錢途,文導都沒有任何一個理由會對這個電影專案不上心。
更何況還是這麼一份彌足珍貴的真實人物案例可供自己改編髮揮,簡直就跟撞大運一樣。
而作為一位從北電走出去的新銳導演,並且在校期間成績優異,不止一次拿到過針對大學生和新人導演的獎項。
靠著這一些矚目的成績,無疑讓文導在校階段就積累了一定的資源和經驗。
饒是如此,能夠登上大熒幕的首部作品意義重大,為了謹慎起見,文導自然要儘可能的發揮自己手中僅有的資源才行。
其中,“北電”這張名片,無疑就是他最拿得出手的東西。
而在這段時間裡,經過他精益求精的不斷打磨之後,劇本總算有了一個滿意的雛形。
對此,文導自信滿滿的帶著這份劇本回到了母校,準備稍稍利用一下北電的優勢,為自己這部電影增添幾分砝碼。
電影這門大眾藝術,除了電影內的東西之外,能夠決定一部電影品質的場外因素可是不在少數的。
這也正是電影工業本身的獨特魅力所在,而想要將這種魅力發揮出來,還是有一定門檻的。
這個道理,周東昇也是在見識了某部號稱能夠顛覆影史的逐夢之作之後,才歎為觀止的領略到了創作是有門檻的道理。
至今回想起來,依舊是揮之不去的噩夢呀。
而北電作為華夏三大藝術院校之首,其名頭本身代表的份量就擺在那裡,培養出的諸多傑出電影人才所形成的派系,更是足以自成一圈。
這麼一份資源如果不好好利用,豈不是暴殄天物?
當接到周東昇這位貨真價實的金主電話之時,文導自然是絲毫不敢怠慢,對目前專案的情況如實彙報一通。
簡而言之,除了劇本大致打磨完畢之外,其他一概都還沒有頭緒,而此時此刻的文導,還在母校裡求爺爺告奶奶,苦苦尋找一個能為自己保駕護航的人。
周東昇一聽,不由樂了,顯然初次接手這樣的大製作,初出茅廬的文導心裡也沒底,哪怕有自己為他兜底,讓其放開手大展拳腳……
但是周東昇敢放權,不代表文導就該隨意糟蹋投資人的錢呀,這麼好的機會難得,而浪費機會的行為,無疑是可恥的,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我在校期間結識過一位學長,他挺欣賞我的作品,還邀請了我畢業後加入他們公司,在拿到這個劇本的時候,我本來就準備拿來當敲門磚的……”
文導在電話裡含蓄的說道。
“這麼說來,我還是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了?”周東昇樂呵呵的調侃了一句。
“不,要不是周總的出現和信任,這麼好的劇本也不一定輪得到我當導演,說不定連副導演都混不上,只能當個掛名編劇先混一混資歷……”
“所以我是打從心底裡感激周總的賞識,願意給我這麼一次機會……”
文導突然認真的袒露心聲,沒來由讓周東昇好不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