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熱情,為其搖旗吶喊,並且聚集在評論區裡發聲助陣。
不過半響時間,這一條炮轟周東昇的圍脖就迅速在圍脖平臺上蔓延開來,底下的評論眨眼間就突破了上萬條,點贊和轉發同樣近萬,閱讀量更是朝著百萬大關而去。
這蜂擁而至的流量和關注,一下子衝昏了周大海的頭腦,在此之前,儘管他沒少毒舌和銳評電影明星,但卻從未得到過如此之多的流量和關注。
眨眼間,自己的粉絲數量就暴漲了好幾萬!
這漲粉速度讓周大海分外興奮,油然而生一股成就感之時,同時也莫名升起一股使命感,彷彿自己化身為正義戰士,捍衛著華夏電影的底線。
在這股使命感的加持之下,周大海覺得自己大腦前所未有的活躍,思如泉湧,無數的靈感噴湧而出,讓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接著輸出。
於是順著興頭,又是接連發了兩三條圍脖,炮轟周東昇的同時,更是直言華夏電影行業發展的畸形和病態。
在其悲天憫人的筆下,華夏電影彷彿是已經行將朽木,無可救藥了一般,而周東昇自然是「跳樑小醜」「譁眾取寵」,甚至一度升級到了「毀掉華夏電影的罪魁禍首」。
誇張歸誇張,但是這種極端的危言聳聽,總是更加容易吸引到擁簇,尤其是迎合了不善言辭,又想要表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使用者群體。
周大海說的實在是太好了,簡直是說出了我的心聲,這可不就是我的網際網路嘴替嘛!
周大海就像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樣,憑藉著這一波跟主流輿論唱反調的決策,一下子就嚐到了流量的甜頭,感受到了被流量簇擁的極致快感。
原本在從眾心理影響之下的普羅大眾,除了一小部分加入了關注周東昇的群體之外,絕大多數觀眾依舊扮演著沉默的大多數,對此不予置評。
而當看到有人開始唱反調之時,部分群體內心深藏的那一絲逆反心理頓時被點燃,轉身加入到了周大海的陣營之中。
至於沉默的大多數,則秉承的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美滋滋的搬著小凳子充當吃瓜群眾,其中部分人員更是化身成為煽風點火的樂子人,兩邊來回帶節奏……
儘管周東昇沒有開通個人圍脖,但是卻絲毫不妨礙他們來到抖音平臺,給周東昇私信和評論傳訊。
最開始的周大海或許沒有掀起太大波瀾,但是在輿論的推動之下,卻一下子被推到了最前頭,成為了討伐周東昇大軍的帶頭大哥。
一晚上下來,光是粉絲就暴漲了六位數,至於那幾條討伐檄文,也成了周大海眾多圍脖之中,資料最亮眼。
興許是看到周大海嚐到了流量甜頭,有些蠢蠢欲動不甘示弱的影評人也加入了戰場,開始絞盡腦汁,從各種角度來切入主題,博得關注。
天下攘攘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往。
在網際網路這個流量為王的江湖之上,流量和利益幾乎是劃等號的,只有有了流量,
才會有變現的機會。
因此這麼一場輿論浪潮,慢慢就演變成為了一場流量盛宴,引發各路人馬化身饕餮,大快朵頤。
至於周東昇,對此自然是渾然不知,依舊在殺青宴上樂不思蜀,沉浸在自己完成了拍電影這一成就的喜悅之中。
如此這般,經過一夜發酵,這場浩浩蕩蕩的輿論浪潮絲毫沒有平息,陣仗反倒是不減反增,甚至是愈演愈烈。
畢竟周東昇這邊並沒有做出任何回應,至於像王校長這樣的大忙人,在隨手轉發完後,就轉身投入到了夜夜笙歌的紙醉金迷之中去了,哪有閒心關心這回事。
至於吳導和倪妮這樣的公眾人物,權當是為周東昇的殺青踐行祝賀罷了,更不會去多加關注影評人的事情。
而兩大傳媒,也是經過了一夜發酵之後,才後知後覺發現了這一輿論危機,隨後層層上報,遞交到了徐開道和許若安兩人手中,再由他們轉告給了李佳娜這位助理……
一大清早的,他們也不確定老闆睡醒了嗎,在他們看來,這輿論危機並不值一提,沒有到需要擾老闆清夢的地步。
畢竟,老闆又不是網紅,更不是明星,並不需要為公眾所累,更不需要做什麼交代,因為他並不以此為生……
而周東昇又不是做了什麼違法犯罪,有悖倫理的事情,更不至於成為眾矢之的,淪落到被千夫所指的地步。
這甚至都達不到公關危機的程度。
因此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之際,周東昇睡了一個囫圇覺,精神飽滿醒來之後,望著天花板發了會兒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