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開頭難,毫無疑問小黃車已經度過了創業最艱難的階段,而已經摸索出正確的道路和成功的模式,距離成就一番偉業還會遙遠嗎?
這麼一個年輕又未來可期的專案,散發著垂涎欲滴的誘惑,足以讓無數資本都垂涎三尺。
還是那句話,無論什麼時候,資本市場上最稀缺的永遠是掙錢的專案。
海量的資本猶如大量淘沙,真正能捕捉到金子的勝利者總是極少數的,而能夠掙錢的專案,同樣永遠不缺投資。
而有了金沙江創投的入場抬轎子,加上「鄰家有女初長成」一般的小黃車,原本略顯骨感的故事逐漸豐滿了起來。
有了實打實的成績支撐,資本能夠吹噓的餘地無疑是極大的增加,一個關於小黃車的故事,在金沙江創投繪聲繪色的鼓吹下,開始在資本市場流傳開來。
周東昇都可以為摩拜單車找到真正的大佬做靠山,全方位都輕鬆吊打摩拜單車的小黃車,想要引起真正的大佬關注,無疑也更加輕鬆。
更何況還有金沙江創投這位出了名的資本引路人引薦,作為國內共享經濟真正的獨角獸巨頭滴滴出行,自然而然對於自己這個後輩分外感興趣。
作為同樣是致力於解決使用者出行難題的企業,滴滴出行無疑是最容易看出共享單車潛力的行家。
在解決使用者短程出行的痛點上,毫無疑問共享單車是彌補了出行生態的這一大短板,這無疑是滴滴出行所欠缺,甚至是無法彌補的一環。
要是能夠拿下小黃車,那豈不就是錦上添花嘛,徹底彌補了自己出行生態的短板不說,還能夠進一步的覆蓋使用者環境,徹底壟斷使用者出行需求……
沒有誰比資本更懂得什麼才是最賺錢,最暴利的行徑,唯有壟斷!
然而還是那句話,資本市場上賺錢的專案永遠……因此對於這麼一個性感的專案,感興趣的資本大有人在,可不光是隻有滴滴這一家巨頭。
雖然滴滴這家巨頭,剛剛拿到了來自海外蘋果的10億美刀戰略投資,正是財大氣粗之時,但是家大業大的同時,花錢的地方也是數不勝數。
一時半會兒能夠動用的資金尚且有限,而對於胃口極大的滴滴而言,肯定是不會只滿足於領投這一輪融資,畢竟他擁有共享出行這一領域巨大的先發優勢……
因此,滴滴更想要謀求的,則是一輪戰略投資來佔據主導地位,因此財大氣粗的滴滴儘管流露出了投資意向,但是卻沒有著急騰出手來,選擇了作壁上觀。
然而其他資本可沒有她從容不迫的底氣,在金沙江的牽頭之下,愉快的達成了B輪融資的意向。
小黃車的這一個故事不光是有實打實的資料支撐,還有金沙江創投的潤色,因此這一輪融資直接超過了千萬美刀的
範疇!
這意味著ofo這個新生專案,從無到有短短一年之餘的時間內,市值已經膨脹到了突破上億美刀的地步,並且這個估值還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
這種成功的速度,還有身家暴漲的快感,幾乎讓戴偉有些暈頭轉向,經過這一輪融資,作為創始人團隊的核心,他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億萬富翁了!
作為一個90後,他已經足以位列國內青年才俊的行列,哪怕是在能人輩出的母校北大之中,也已經有了足以競爭排名的潛力。
畢竟……這一份事業,滿打滿算才開始一年的時間,按照這種財富增長速度,在母校留名還不是分分鐘鐘的事情?
想到這裡,戴偉可謂是躊躇滿志,野心在資本的催化下無限膨脹,剛跟一群資本大佬談笑風生間,就拿下了超過千萬美刀的融資。
更有滴滴出行這個國內共享經濟踐行者丟擲的橄欖枝,並且這個合作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畢竟在國內這一畝三分地上,沒有任何一個競爭者可以跟自己相比,對於滴滴這樣的巨頭而言,必然是會選擇行業領頭羊進行投資!
至於摩拜單車?
如今還在魔都這一座城市裡原地踏步呢,在戴偉眼中,摩拜單車完全就沒有參透共享經濟這一概念……
一輛單車造價就超過3000元,拿什麼佔領市場,滿足使用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