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對於時代下一個風口是影片這件事情,網際網路行業可以說是早有共識,直播和短影片兩大影片賽道,也早就有人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勇者。
如果說yy直播是率先進入直播賽道跑馬圈地的那個領頭羊,那短影片賽道的領頭羊,毫無疑問就是快手了。
在2013年年底的戰略轉型就可見一斑,那個時候的快手還叫“gif快手”,只是一款動圖工具,以圖片作為載體。
在敏銳嗅到圖文時代已經是窮途末路之際,快手果斷轉型,將象徵著圖文的“gif”從名字從剔除,正式進軍短影片領域,將戰略重心放在了打造短影片社交上。
從這一點上來看,快手的戰略前瞻性確實是獨樹一幟,十分精準的抓住了時代脈搏,勇敢的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面對影片時代的一片藍海,第一個進場的人哪怕專業能力不夠過硬,但就憑著敢於率先進場的勇氣,這第一口蛋糕的甜頭必然是屬於勇者的。
不過嘛這麼大一片藍海,快手雖然率先踏足,但顯然不可能只屬於他。
事實上,最早踏足短影片領域的玩家之中,最為耀眼的其實是騰達,作為網際網路巨擘的騰達,匯聚大量人才。
在海量人才加持下,這視野的前瞻性自然是不可能弱到哪裡去的,騰達同樣看到了影片時代的一片藍海。
並且在2013年年底就率先打造了微視這款短影片產品,藉助自己所向披靡的社交優勢,喊出了“溝通視界,八秒無限”的口號,意圖打造8秒短影片社交。
並且在2014年的春節期間投入大量資源,邀請上百位明星拜年的豪華陣容,充分體現了騰達壕無人性的一面。
因此在春節期間,微視的日活一度達到了4500萬的恐怖資料,彼時快手才剛剛改變戰略,還在猥瑣發育之中。
至於美拍甚至還在內部孵化階段,也就是還在孃胎裡,還是沒影的事情。
說不定也正是微視的“成功”,才促使了快手和美拍確定了戰略目標,找到了正確的行業方向。
不過嘛,領先時代半步或許是天縱之資,單領先時代一大步,有時候不見得是好事。
尤其是騰達以無敵之資率先進場跑馬圈地之後,發現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就理所當然將其視為自己的後花園。
插上戰旗之後就調轉馬頭,轉而去攻克其他領域了,而微視團隊也傲慢的躺在了功勞簿上,除了基本的維護之外,甚至連開發新版本都懶得做。
這種停滯不前,哪怕有天大的優勢,必然也不可能轉變為勝勢。
哪怕“龜兔賽跑”的故事從小聽到大,都絲毫不妨礙微視團隊的重蹈覆轍。
畢竟有句話說的好,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從未從歷史中學到教訓。
哪怕是戰無不勝的騰達也不例外,大公司病這東西,在成為行業巨頭之後,自然就會不期而至。
儘管騰達擅長用養蠱這一招來化解,但是奈何進場過早,短影片領域裡一個能打的都沒有,想要養蠱都沒有物件養。
因此,儘管騰達在視野上高瞻遠矚,差一點就完成了在影片時代繼續延續自己霸業的神話,奈何棋差一籌,半場開香檳的情況下給了對手可乘之機。
快手和美拍接連發力,先後彎道超車,積累了上億使用者,成為了短影片領域的領頭羊。
而恨鐵不成鋼的騰達,對於不成器的微視也沒有心慈手軟,直接在內部將微視降級,團隊解散併入影片部門,從戰略上宣佈了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