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除夕,相較於西方的平安夜,華夏的除夕有太多講究了,根據地方不同可謂是各有各的特色。
還有一個冷知識,所謂的平安夜送蘋果這回事,完全是華夏本土化的玩法,根據翻譯的“平安”二字應運而生。
畢竟人家老外可不覺得“apple”這個詞跟平安夜能有什麼關聯。
華夏的節日講究,除了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甜鹹之爭之類流傳甚廣的差異之外,地方文化中就地取材,往往也有一套邏輯自冾的當地習俗。
譬如潮汕地區,就有“十二色花”這一萬金油的習俗象徵,可以說在當地民俗中扮演著極為關鍵的作用。
無論是求神拜佛,驅邪祈福,新居入宅,新人成婚等紅白喜事全都可以派得上用場,要不然說是萬金油呢。
而且十二色花還不需要拘泥於形式,只需要湊齊十二種植物,然後以紅紙紅繩捆住,泡在水中即可生效,可以潑灑,可以洗澡,可謂是妙用無窮。
因此一旦到了特定節日,潮汕地區的大街小巷就會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人影,在路邊的草叢花間尋尋覓覓,只為了湊齊這十二種集天地靈氣於一體的十二色花。
而大年三十這麼重要的節日,這一份儀式感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用這種方式洗盡鉛華,然後再穿上一身嶄新的新衣服,寓意將一切不好的東西留在過去,新的一年又是新的開始。
或許這就是這種習俗所表達最樸實的希冀吧,四捨五入,這也算是屬於潮汕特色的一種洗禮了。
儘管周東昇並不重視這些儀式感,但是老母親在意呀,並且一大早就備好了雙份新鮮採摘的“十二色花”放在了浴室裡。
周東昇洗完澡,象徵意義的舀一勺十二色花水淋一下,就算是完成了這個儀式,權當是求個好兆頭就是了。
換上一身新衣,舒舒服服的周東昇來到客廳,滿臉笑容的老母親同樣是穿紅帶紫,一身年味十足的新衣裳,手裡還拿著個大紅包。
根據潮汕地區不成文的規定,只要還沒有結婚的人在長輩眼中就屬於“孩子”階段。
哪怕你在外頭炮火連天,大過年回到家裡依舊是有紅包可以拿,顯然在老母親眼中,周東昇就屬於這個階段。
周東昇也不矯情,過年嘛可不都是討個好彩頭,接過紅包面不改色一捏,還挺鼓的。
隨後送上誠懇的新年祝福“老媽!新年甲想!”(相當於心想事成的意思)
“誒,老媽就祝你生意大賺,抓緊時間給老媽討個兒媳,生個孫子。”
劉懷英笑容滿面,大過年的還不忘夾帶私貨,可謂是老母親的良苦用心。
而為人子的周東昇自然是選擇性的過濾,左耳進右耳出的,同樣是笑呵呵的說道:“下次一定!”
“咱這母子倆吃年夜飯都吃了十幾年了,你不膩我都膩了,你可給我抓緊了……”劉懷英感慨了一句。
“想要熱鬧還不簡單,我明年叫上百八十個人陪您老人家過大年……”周東昇嬉皮笑臉的說道。
“那能一樣嘛,好了收拾一下吃飯了。”劉懷英白了周東昇一眼,不過自家兒子這麼有出息,也確實是不需要自己操心就是了。
劉懷英也就是習慣性的叨叨幾句,別的不說就現在谷鎮這一畝三分地上,上門說媒的可謂是絡繹不絕。
無一例外都被她輕飄飄的擋回去了。
“好叻……”周東昇悠然自得的坐在茶桌上,開啟電視純粹是增加過年氣氛,隨後一邊沖茶一邊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