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多女網紅之中,papi醬有著舉重若輕的地位,尤其是其個性鮮明,極具辨析度的影片風格,在極短時間內就走紅網路,積累了龐大粉絲基礎。
尤其是在圍脖這個社交平臺上,papi醬的流量在巔峰之際,僅次於王校長之下!
相比起王校長靠著“首富之子”“國民老公”等膾炙人口稱號帶來的擁簇和流量而言,papi醬這個“普普通通”的草根能做到這一點,意義卻完全不同。
“草根網紅”的崛起,意味著網際網路這個舞臺“沒有不可能”的強大包容性,同時也體現出網際網路領域的瞬息萬變。
從最早“鳳姐”等靠“賣醜”方式博出位的草根網紅開始,草根網紅因為普羅大眾的需求一直活躍在網際網路舞臺之上。
最開始只是扮演著“小丑”的角色,百般折騰也只是博觀眾一笑,而從【papi醬】的爆紅開始,似乎也預示著觀眾需求的轉變。
如果說,扮演“小丑”的方式是探索草根網紅的下限,那像【papi醬】這樣的優質原創影片作者,探索的則是草根網紅的上限。
畢竟短短几分鐘的吐槽影片看似簡單輕快,但是對於表演者的表演能力和文字創作能力要求極高。
而科班出身的papi醬不僅具備這個條件,將其放在“草根網紅”領域之中,完全就是“降維打擊”。
當觀眾都已經厭煩了其他草根網紅為了博出位的各種無下限行為時,papi醬極具個人特色的幽默吐槽和科班出身的專業功底闖入了觀眾的視界。
就像是第一次看到好萊塢電影的震撼一般,那種“降維打擊”帶來的衝擊,讓papi醬短時間內就成為了無數觀眾擁簇的物件,進而成為了“草根網紅”新標杆。
而papi醬的爆紅,也讓資本注意到了自媒體領域蘊含的潛力,隨著資本的灌溉,諸多優秀影片創作者才猶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可以說,papi醬獨樹一幟的影片風格,開創了影片自媒體的一個流派,並且讓無數觀眾見識到了影片創作的可能,埋下了影片創作的種子。
而在接踵而至的短影片時代中,催生出無數優秀創作者,從某種意義上來看,papi醬就像是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意義非凡。
不過嘛,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都不是受益最大的那個人,畢竟換言道,“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而拋開意義不談,眼前呈現在周東昇面前的papi醬,甚至都還沒有開始單飛,“papi醬”這個名號更是無從談起。
一切,都還只是處於原點,不正是摘桃子的最佳時機嗎?
如果沒有遇到的話也就算了,但是這“機緣巧合”的讓自己撞到了,那這個漏豈不是不撿白不撿?
此前,為了給自己準備億條後路,周東昇在杭城搞了一個【一念傳媒】,原本只是單純想著將【木子柒】這塊文化招牌豎起來。
而如今,隨著【papi醬】進入視野之中,周東昇對於【一念傳媒】有了更多不成熟的想法。
相比起直播時代下的紅利而言,影片時代帶來的紅利也一點不容小覷,更不用提以後的短影片時代。
而無論是哪個媒介渠道,“網紅”這個概念都是核心內容,而“流量為王”的時代背後,也藏著“內容為王”的核心。
時代變化的脈搏,以常人感知不到的頻率跳動,然而對於周東昇而言,卻十分清晰的可以捕捉到。
想到這裡,周東昇不禁露出一個燦爛無比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