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朝臣聞言,不由大驚。
大家都感覺皇帝越來越想到一出是一出了。
皇帝出巡,至少得提前半年一年籌備的吧?哪兒能說走就走?
何況這寒天臘月的,要出遊,也得等到春暖花開,或者秋高氣爽的時候吧。
朱由校見沒有人說話,笑道:“好,就這麼定下來了,散朝吧!”
雖然很搞笑,但楞是誰都沒有敢反對,眾朝臣齊聲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恭送陛下!”
朱由校呵呵一笑,志得意滿,邁著輕快的步伐離開,魏忠賢趕忙跟隨在朱由校身後離開。
朱由校第一次體會到當皇帝原來這麼爽,這才是君臨天下,一言九鼎的感覺啊。
就這樣,韋寶在得到了來自內閣的八百里加急之後,迅速從寧遠城趕往山海關準備接駕。
其實韋寶還不止去山海關,而是趕往京城方向接駕,最好是能趕在京城外就接到皇帝。
所以,聰古倫、大玉兒和鮑承先趕到寧遠城的這個時候,韋爵爺已經早已經入關,都快到京城郊外了。
聰古倫、大玉兒和鮑承先的身份是金國使者,自然不能入關,也不敢入關,韋寶再厲害,關內畢竟還有很多明廷的官員,被人抓住了就完了。
“現在怎麼辦?”聰古倫格格感覺進退兩難,問大玉兒。
大玉兒問鮑承先道:“鮑先生,你怎麼說?”
“這天寒地凍的,不能在城外等,既然韋爵爺不在,我留下書信,將大汗的意思寫清楚,讓天地會的人給韋爵爺傳信吧,等韋爵爺收到了信函,再派人來對我們說也是一樣的。”鮑承先道。
聰古倫格格想了想,似乎也只能如此,在寧遠城等候,似乎也不太合適。
所以,鮑承先留了信之後,他們又往義州城趕回去。
他們只知道韋寶有事回關內,問了寧遠城的寶軍守將,寶軍將領並沒有明確說是什麼事情,也沒有說大明皇帝要親自前來山海關。
“韋寶不可能同意大汗的要求,大汗讓韋寶自己宣稱天可汗,韋寶不敢的,他如果這麼做,就是公然與明廷為敵。韋寶這趟回關內,肯定是受到了明廷的召喚,要是我估計不錯,他應該是打了大勝仗,回去親自接受皇帝嘉獎。”大玉兒分析道。
鮑承先點頭,認同大玉兒的看法:“應該是這樣的。如果韋寶不自立天可汗,那更好,反正我們金國是拿出誠意了,是他韋寶自己沒有誠意!我們不可能向他一個明廷的官員俯首稱臣吧?那我們不如直接嚮明廷低頭!如果韋寶願意自立天可汗,那也行,他將首當其衝的成為明廷的攻打物件,我們大金國正可以藉機發展,甚至能在關鍵時候,在天地會背後插一刀,以謀取漁翁之利。”
大玉兒點頭,很是讚賞鮑承先的見解:“所以大汗還是英明,大汗與韋寶議和,並且提出的這個條件,是最恰當的。”
“你們都只站在金國的角度想,你們有沒有站在韋寶的角度想過?韋寶可不是當初的李成梁,也不是孫承宗,韋寶手裡有自己的地盤,有自己的軍隊,他即便不背叛明廷,也依然有實力把瀋陽城打下來!到了那時候,即便韋寶不自立天可汗,我們又該如何?繼續對抗天地會,繼續對抗寶軍嗎?”聰古倫道。
聰古倫的話,瞬間給剛才談興盎然的大玉兒和鮑承先潑了冷水,兩個人均想到,的確是這樣的,現在韋寶的實力太強大,韋寶的任何一個念頭,都將影響北方的全域性,甚至影響到整個華夏戰場的全域性。
韋寶這時候已經馬不停蹄地趕到了京城大門口,並且派人送信告知內閣、司禮監。
這時候已經到了皇帝要出城的日子,但皇帝早起一看外面太冷,北風嗖嗖的,刮的人眼睛都睜不開,吐口口水,口水尚未落地便已經凍成了冰疙瘩。
所以,天啟皇帝朱由校又縮回暖閣去了,說等明日再走。
魏忠賢接到了韋寶的通報,不敢怠慢,告訴了皇帝:“陛下,韋爵爺已經在城外等著接駕了。”
朱由校聞言,不由一汗,“朕不是讓他在山海關接駕嗎?他怎麼都跑到京城來了?”
“呵呵,想必是在陛下面前賣乖,跑到京城大門口接駕,不是顯得更有禮嘛。”魏忠賢笑道。
“啊呵呵呵,說的不錯。”朱由校的心情很好,“這個韋寶,就是想法太多,既然他都來了,乾脆讓他進宮裡面來吧,陪朕好好玩幾日,等天氣稍微暖和一點再走,對了,本來不是說到山海關,朕要親自給他封爵位的嘛,乾脆,明日早朝的時候,當著文武百官封賞,這樣也顯得更肅穆一些。至於徵兵銀子和撫卹銀子,等過些日子,朕隨同韋寶去山海關的時候,再親自發放,你把這些寫成聖旨,發到邊關去吧。”
魏忠賢點頭,問道:“那得有個具體的日子吧?”
朱由校想了想:“徵兵銀子和撫卹銀子,韋寶催的甚急,不能拖太久,就定在二月初吧,你們選個黃道吉日,朕二月初離京前往山海關,為期一個月!”
“老奴領旨。”魏忠賢急忙道,心說你還是改不了拖拖拉拉的老毛病啊,開始急的像什麼一樣,現在一拖就是半個月。
朱由校想了想,又叫住了即將出門的魏忠賢:“你等等。”
“老奴在。”魏忠賢趕緊原地跪著趴下。
“先別忙發聖旨,等韋寶進宮,朕與韋寶商量了再說,韋寶急著要銀子,如果確實著急,朕也是可以早點去山海關的,冷就冷一些吧。為了韋寶和邊軍將士,朕冷一些又算什麼。”朱由校說的很慷慨,似乎他受了一點冷,便是對大明做出了莫大的貢獻了。
客巴巴從旁道:“陛下既然已經決議在京師賜予韋寶公爵爵位,撫卹銀子和徵兵銀子就讓人先送往山海關分發下去便是,這樣,陛下不就可以寬鬆的安排前往遼東的時間了嗎?最好是等到春暖花開,還有景色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