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任浙江按察司使、右布政使,萬曆十年,浙江杭州兵變,協同江南巡撫張佳胤平息變亂。
後調任福建左布政使,於雲南左布政使任上因病致仕。
劉家算是橫跨河南和山東的世家大戶,幾代人都是朝廷官員。
等韋寶一行人到了天津衛,並沒有直接去天津巡撫衙門,而是去了天津衛的天地商號海商會館歇宿。
“總裁,劉養噩、李精白、李麟蓀、李鶴蓀、李靜到了天津衛!並且帶來了上千人馬。”林文彪等韋總裁一坐下就過來彙報,“這是剛剛收到的訊息。”
“他們是山東的官!不在山東待著,跑到天津衛來做什麼?”韋寶想了想便知道為什麼了,“他們這是不甘心交出行政權力和兵權!要阻止我們設立海防總督衙門!”
“應該是的,否則不會帶兵過來。”林文彪道。
“哼,他們有兵,難道我們沒有兵?”韋寶皺了皺眉頭:“讓侍衛都換上海防總督衙門兵丁的服飾!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海防總督衙門的兵。”
韋寶當初搗毀了漕運總督衙門,漕運總督衙門的所有人都被他就地遣散了。
漕運總督衙門本來應該有兩千人,但是被殺掉的就有二百多人,其他吃空餉的至少過半。
剩下來的一千人左右見韋寶這麼兇狠,也不敢來討要俸祿,就直接回家當老百姓去了。
對漕運總督衙門可以用這種蠻不講理的手段,但是對山東巡撫衙門和山東總兵衙門就不能用這種手段了,山東可是有十萬大軍啊!
刨去吃空餉的,據天地會統計署的情報顯示,山東也有七萬七千多陸軍和六千多水師!
缺額並不多。
這當中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原來的登萊巡撫袁可立不但德高望重,且公正清廉,並不剋扣軍餉吃士兵的空額,有袁可立在,不但登萊一直很少空額,連山東的兵馬也算是齊整,這在整個大明來說是很少見的。
韋寶之所以同意魏忠賢將山東、薊遼的兵馬裁掉十萬的命令,並且身先士卒過來辦這件事,一方面是想獲得功勞和海防總督衙門的權勢,另一方面韋寶也認為大明養這麼多兵馬根本沒用。
對付建奴靠的是經濟,經濟頂不住,養這麼多人幹什麼?
經濟跟不上的情況下,肯定不具備主動攻擊建奴的實力,不能主動攻擊建奴,那就只能立足防守唄。
防守哪裡需要這麼多兵?
不考慮空額的情況下,薊遼和遼東號稱十五萬大軍,山東號稱十二萬大軍,這兩邊加起來就有二十七萬之多,還有薊州大同一帶的邊軍,還有京城附近的京營衛隊,還有京城的御林軍,還有五城兵馬司的少量人馬,再加上東廠、錦衣衛、順天府的差役,反正京城附近七七八八的人馬湊在一起,光編制就有五六萬之多!
整個北直隸更是有十萬之眾。
北直隸的十萬,加上山東和薊遼,和遼東的二十七萬,光這裡就三十七萬大軍要開支。
還有南直隸,還有大明各省的兵馬,雖然大明財政已經瀕於崩潰,但活生生養了上百萬大軍,一個人口不到兩億的帝國,哪裡需要養這麼多兵馬、
所以,韋寶是同意魏忠賢的看法的,養這麼多兵馬,有個毛用,不如裁撤大半,只要京城穩固就可以了。
要是讓韋寶重生到朱由檢身上,未來成為崇禎皇帝,韋寶會採用慈禧老太婆的做法,除了京城留十幾萬人拱衛之外,各地剿匪全部用當地地主自己練團練武裝,中央既不用出錢,還能很好遏制各地的暴亂。
那樣的話,等於是在用地主階級資源和老百姓資源對耗,結果就是皇權再怎麼弱,也能穩於泰山!
反而不管是農民軍,還是地主武裝,想要立足,都得看皇權的臉色。
事實也證明慈禧的一套很管用,大清國到最後也不是被農民軍推翻的,而是被北洋從內部推翻了。
這還是因為外面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帝國主義的介入才讓清政府倒臺,否則清朝還能苟延殘喘多久,誰都說不清楚。
大明並不存在這些問題,大明外面的歐洲還窮的要死,整個歐洲也趕不上南直隸一處的經濟。
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還處於原始積累階段,大英帝國還是學走路的孩子。
“把楊雪、熊欣兒和左國柱找來,咱們商量一下。”韋寶對林文彪道。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