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寶微微一笑:“怎麼能不記得呢?你不就是上回三輔大哥來遼陽城趕考,你和他一起過來,然後你留下沒有跟著走嗎?我是事情多,記不清楚先後順序了,現在想起來了,你沒有到過朝鮮。”
“朝鮮和大明差不多啊,房子構築的都差不多,只是低矮的多,不如大明的房屋氣派。不過,他們的街道挺乾淨的,都是碎石子路,比咱們山海關差多了,卻乾淨,難得。”吳雪霞自顧自的點評著。
王秋雅介面道:“這都是朝鮮咱們的行政總署的功勞,上一趟來可沒有這麼幹淨,街道上都是糞便,可能是他們治理了吧?現在路兩旁,還增設了很多垃圾箱,這些都是仿效遼南和韋家莊的。”
被王秋雅這麼一說,吳雪霞才注意到:“嗯,是啊,你不說我還沒有看見,那應該是咱們的人的功勞。”
“是他們朝鮮人自己的功勞,天地會派來朝鮮才兩萬多人,現在京畿道和黃海道至少有上了一百五十萬人口,軍隊和行政人員加起來至少十萬,這十萬人當中,八成是朝鮮自己人。”韋寶道。
“你這麼信得過朝鮮人啊?可以讓他們的人當頭頭腦腦的,做做樣子,但是辦事的,最好還是咱們天地會的人吧?權力得抓在咱們自己手裡。”吳雪霞提醒道。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韋寶道:“一開始我是打算往朝鮮派人的,只可惜,咱們現在不但沒有人放到朝鮮來,可能還要從朝鮮抽調一些人到遼南去。”
這也許是韋寶最艱難的時刻了,沒有高科技武器,他的軍隊又剛剛建立,戰鬥力低下,還完全逃脫不出冷兵器時代戰爭的範疇。
雖然是用熱武器時代的軍制建軍,但是和這個時代的其他大明軍隊的軍力是旗鼓相當的,很有可能還不如遼東邊軍。
在韋寶看來,薊遼兵馬,遼東邊軍,東江軍,這三家當中,還要算世襲的遼東邊軍軍力最為強大,他們也的確是有些功勞的,一直頂在最前沿,沒有他們的付出,建奴不會等到大明都亡國了,還沒有突破山海關!
其實不是韋寶要為吳三桂說話,嚴格意義上來說,吳三桂都不算是漢奸,因為吳三桂投降建奴的時候,大明朝廷等於已經滅亡了,南明又不是正統。
就像一家公司倒閉了,還不準主管跳槽嗎?
只可惜,民族還在,民族不是公司,所以,大範圍來說,吳三桂鐵桿漢奸的帽子,萬年也是摘不掉的了。
吳雪霞乖巧的哦了一聲,雖然有點不認同韋寶的豁達,但她還是挺佩服,挺認可韋寶的管理能力的,而且,她自己其實也沒啥好辦法。
天地會所有的制度,可以說都是韋寶一手操辦起來的,韋寶說是不管事,但是目前這個階段,所有科級以上幹部的任免,都是韋寶稽核過的,他並沒有放權,只是管的不嚴厲,處於上帝視角,偶爾檢視一下,這個樣子。
當晚,韋總裁直到後半夜才入住了漢城的總裁府。
韋寶一直沒有霸佔朝鮮人的王宮,雖然東西早已經被他派人一窩端,糧食,財富,甚至連宮女太監都搬空了,只留了不到百人看守偌大的宮殿。
不是韋寶不想住漢城王宮,主要是擔心時機不成熟,引起朝鮮上上下下的反感。
韋寶夢想著有朝一日,整個朝鮮上下請他入住王宮的那一天!
不管要花費多少年的光陰,韋寶相信這一天,總是會到來的。
韋寶現在的總裁府是光海君李琿時代朝鮮最大的權臣的住宅,規模僅僅比漢城王宮小一些,奢華程度更是超出了漢城王宮,也不差。
韋總裁甚至因為這個總裁府的關係,有些喜歡來朝鮮了!
韋寶到了漢城的訊息,次日便傳到了公州城。
自然引起了朝鮮王室和大臣們極大的重視,現在的韋寶,雖然他們已經清楚韋寶並不是什麼大明的大臣!
但他們也知道了韋寶奪取了整個遼南,有能力打退建奴的事情。
所以,在朝鮮的王公大臣和老百姓眼中,韋寶是一個不次於毛文龍的人物!
毛文龍在朝鮮上下臣民心中是很有地位的。
這段時間寶軍在朝鮮與朝鮮王室軍隊的對抗已經基本結束了,雙方近一個月以來都沒有發生過摩擦。
朝鮮王室軍隊控制著公州城周邊地區,而寶軍控制著京畿道和黃海道大部分地區。
雙方隱隱形成一種默契。
李倧對領議政李元翼道:“只要韋寶能退出漢城,我願意將仁川送與韋寶。天地會在黃海道和京畿道享有特權,我們也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只怕韋寶不肯退出吧。”李元翼嘆口氣道:“主上,不光韋寶的人不肯退,恐怕已經獲得了韋寶好處的朝鮮人,也不會再讓我們回去了,他們得到了土地,哪裡肯吐出來?還有,主上想與韋寶和解的心思我能體會,但是李適殺了那麼多世家大戶和兩班大臣家的家眷,奪了他們的財產,恐怕兩班大臣和世家大戶也不同意與韋寶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