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方面則顯得訓練有素的多,幾人一組,由拿短刀和盾牌在前面抵擋的,有拿長矛在後面刺殺的。
韋寶用望遠鏡在城牆上官場,只見寶軍士兵不停死人,半天不見建奴死一個,不由的心焦不已。
古代這種你砍我一刀,我刺你一槍的打法,韋寶實在看不下去。
“這是剛剛開始,等會建奴打累了,應該就會不同的,我們人多,有優勢。”吳雪霞看出韋寶不高興,安慰道。
“早知道這麼容易破城的話,應該在攻城之前佈置好,破城之後不要廝殺,先放火燒城,把建奴都驅趕出去再說的。”韋寶道。
“放火?建奴又不傻,放火也要人去放啊,建奴肯定會全部擠到那面城門方向,不被火燒到,那樣的話,你一時半會還得不到連山關呢,還有,你忘了嗎?咱們在這邊打,皇太極肯定要帶大軍回援的。”吳雪霞反駁道。
韋寶嗯了一聲,不由的看向析木城方向,不知道韋獻珏、韋盡忠兩部聯合組成的近十萬人的大軍,能否抵擋的住皇太極回援。
韋寶甚至擔心他們能否按時到位。
韋獻珏和韋盡忠的人馬已經到位,正在全力阻擋建奴回援連山關。
皇太極已經接到了努爾哈赤讓飛鷹傳書的訊息。
皇太極當即下令全速返回連山關!
韋獻珏和韋盡忠的人馬,與皇太極和代善的兵馬,因為都是流動作戰,所以寶軍無法按照擅長的打法構築防禦工事,只能在廣袤的平原上和建奴對射。
“韋寶軍是瘋了,這是要全部和我們拼光!”代善看著一片片倒下去的韋寶軍,卻一點不肯後退,很是驚異於漢人的兇悍,沒有想到這些漢人新軍也能這麼勇武。
“他們這是在用人命換時間!倘若連山關有失,我們很有可能將被封死在遼南,將沒有援兵,沒有糧草供應,最後只能被韋寶軍滅掉!所以一定要爭取時間,不能跟他們這麼耗!”皇太極道。
“這麼耗下去,其實是我們佔便宜的,但是若要硬衝,盾牌能抵擋弓箭,卻抵擋不了火箭啊!我們死的人就會多了。”代善道。
“管不了這麼多了!分成三隊,不惜一切代價回援連山關,能回去一兩千人,也能解圍連山關,只要連山關在我們手裡,其他的以後再說!”皇太極大聲下令道。
代善答應一聲,遂將近萬人大軍分成他和嶽託、濟爾哈朗各帶三千多人馬的三隊,皇太極和代善在中軍!
“不行了,建奴要猛衝了!我們可能抵擋不住!”韋盡忠焦急的看著建奴正在列隊,停止了進攻。
“嗯,全部扎堆的話,一定擋不住建奴衝鋒!我們現在還剩下八萬人左右,你帶3萬人在這裡頂著,我領5萬後撤兩裡地!等你的防線被衝破,他們便衝不破我的防線了!你們再返回與他們混戰一場。等他們重新集結,我們再分出一半人馬後退兩裡地佈防,至少能多打四五個來回,怎麼樣也能堅持到天黑的!”韋獻珏快速道:“這樣的話,應該能為總裁他們攻打連山關贏得足夠的時間。”
“好辦法,就這麼辦!”韋盡忠大聲答應一聲,“團座,你帶人後撤吧!”
韋獻珏立刻派傳令兵傳令,一百個營,五萬大軍開始後撤。
還在集結當中的皇太極遠遠看見了寶軍的調動,立刻識破了寶軍的意圖,大聲道:“賊人好狡猾!他們這是要後退佈防,我們衝破一道防守,衝破不了第二道!然後第一道防線的人會追回來找我們纏鬥!等我們打退了賊人,再衝擊他們第二道防線的時候,他們可能又已經在身後佈置好了一道防線,一直這麼纏鬥下去,我們恐怕天黑都突破不了韋寶軍的防守。”
“那怎麼辦?”代善經過皇太極這麼一說,立時醒悟,覺得皇太極說的很對。
“我也想不到好辦法!只能希望我們的勇士們能殺的猛一些,不給對手留下再次佈防的時間!最好是能透過兩到三次衝擊,將他們全部擊潰!對手畢竟是新軍,等人死的過半,會膽寒心寒,那時候不會像現在這麼整齊的佈陣的!而我們的勇士們則將越戰越勇!”皇太極道。
代善大聲答應道:“說的是!”心中卻暗忖,你這說了不等於沒說一樣嗎?誰還不知道要打的猛一些?
但是韋寶軍雖然戰鬥力很弱,大都是拿著農具的新兵,會射箭的人連兩成都不到,弓箭的威力並不強,可對方佈陣確實有一手,不管怎麼衝擊,都站的很整齊,並不會出現一下子就潰散的局面。
這都得益於寶軍的軍制!寶軍是班排連營這種組成的,到了連長一級,至少都是透過了一個大迴圈,從新兵開始,在警備司令部的預備役部隊訓練,然後再進入護衛隊或者陸衛隊,然後在立功之後升級為士官,然後進入總裁衛隊,然後再從總裁衛隊再次回到連隊的軍官。
這些軍官不能說有多能打,但是經過一系列的進化,軍事素養已經很不錯了。
只要軍官們知道該怎麼打,他們不亂,他們所帶的營連排就不會亂了陣腳,所以,根本不可能出現崩潰的局面。
代善、濟爾哈朗和嶽託很快將三隊大軍分好,隨即發起衝鋒!
代善、濟爾哈朗和嶽託的三路大軍冒著寶軍的火箭,各扔下上百具屍體,衝入了寶軍陣營中。
被建奴衝進了陣營,寶軍就只能邊打邊分散了。
“不要追!不要追!繼續向前攻擊,現在的首要目標是回師連山關!”皇太極大聲對代善道。
代善很不甘心,這麼好的追殺機會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錯過,也只能大聲約束部眾,繼續攻擊前進。
要是建奴分散追擊,那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到達連山關了,雖然可以全殲近十萬寶軍,卻將喪失連山關,這是建奴不能容許發生的事情。
就這樣,建奴大軍一波攻擊之後,能向前推進三里地,但也得付出四五百人的死傷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