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部分遼民都是剛剛遷徙過來的,主要精力都花在開墾荒地上,沒有啥家業,老百姓們的房子大都是臨時搭建的茅草棚子而已。
可還是有很多人抱著僥倖心理,捨不得這麼點微薄家業,不肯撤走。
這給當地的行政官員們和行政工作人員製造了很大的阻礙,加大了很多工作量。
金州城一帶的警備部隊也都是剛剛組建不就的新軍,都是新兵蛋子,訓練都沒有訓練熟練呢,更別說打仗。
連朝鮮拉過來的朝鮮人為主的脅從軍都被派到甜水站、鞍山、海州、析木城、耀州、蓋州戰場去了,後方更沒有有作戰經驗計程車兵,這些都是大問題。
似乎,不管韋總裁的命令傳達有多麼的快速,金州城大後方的老百姓,都是一群待宰的羔羊,難逃厄運。
德格類、濟爾哈朗、嶽託的三路人馬,進攻速度不疾不徐,不快不慢,主要以殺死漢民為目的,地毯式席捲。
也為了配合建奴運輸補給困難這一點,每到一處,都等一等,等糧草備齊了,才向下一個地方進軍。
遼南除了永寧。復州和遼陽城,其他主要城池仍然在建奴手裡,建奴運送補給雖然不便,但是寶軍想偷襲建奴的補給線也很困難!
經過一次次同寶軍作戰,建奴一方也摸清楚了寶軍的套路,知道寶軍作戰主要就是攻擊補給線,搞偷襲戰,所以對於補給線和夜戰這些,神經都崩的很緊。
總而言之,建奴更加小心了!更加了解寶軍了。
戰爭畢竟主要比拼的是實力,偷雞摸狗只能偶爾為之,最終比拼的是正面戰場的人數和各自的單兵作戰能力,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後勤補給。
皇太極有比寶軍多兩倍多的人數優勢,卻只動用手中的一半兵力,另一半兵力龜縮各個重鎮,守護補給線,並不急於攻城,不急於找寶軍決戰,這都是很穩健,很有效的策略。
韋總裁能否稱之為戰略家,戰術家,軍事家,不得而知,而皇太極已經在歷史上充分證明過他自己,他是一個軍事戰略家,戰術大師!
雙方部署完成,像是下戰略戰棋一般,來不及撤走,或者是抱著僥倖心理不肯撤走的四十多萬遼民被殺!
由於韋總裁命令不必死守金州城,主要在外圍與敵人纏鬥,導致金州城周邊幾個堡壘都被建奴佔領,金州城岌岌可危。
德格類只帶了三千建奴就在金州地區橫行無忌,不可一世。
訊息傳回,建奴士氣大振!都覺得找到了對付寶軍的有效辦法。
皇太極聽聞了好訊息,冷然一笑:“這些都在我的意料之中,韋寶是個很聰明的人,我雖然沒有見過這個人,倒是很想見上一見!記住,他們怎麼打,我們就怎麼打,這叫漢人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哈哈哈。”
眾將也跟著一起大笑。
代善道:“老弟,還是你有辦法!想見這個韋寶不難,我估計,用不了多久,你就能見到韋寶的人頭了。”
皇太極含笑點頭。
雖然代善在年紀上大,威望上高,但是遼南一帶的建奴總指揮卻是皇太極。
“令德格類、濟爾哈朗和嶽託所部,不要攻擊金州城,繼續南下,我要他們掐斷大連港和旅順口與別處的聯絡,韋寶軍的糧食要大量運輸進入遼南,只能依靠這兩處!能打下來最好,打不下來,就尋找時機!韋寶以為到了冬天,我後大金軍隊就會急躁,我八旗軍就拿他們沒有辦法,錯!他們沒有馬,我們可以不用馬,大家都不用騎兵,我們八旗軍仍然可以以一敵五,仍然遠勝於漢人!”
眾將一起稱讚皇太極高見。
皇太極再次調整進攻部署,很快這個情報傳到了韋總裁手中。
韋總裁對著地圖,眉頭微微蹙起,深深嘆口氣。
“皇太極太狡猾了!他這麼做,的確很聰明。”吳雪霞道。
“我痛惜的是損失了近五十萬遼民啊!”韋寶感嘆道:“還有,我當初想的太簡單了,以為讓大軍纏鬥建奴,我們的老百姓可以找機會幫著運送石材到甜水站、連山關、青臺峪、湯站,鳳凰城和鎮江城一帶,找機會打下地基,修築起一道長城,將建奴徹底隔開,現在看來,不將建奴打的全軍後撤,這點根本不可能辦到!”
“似乎你原來是有些輕敵了,以為建奴到了冬天,無法大量使用戰馬,咱們就好打了,可是建奴沒有戰馬,依然比咱們厲害。”吳雪霞道:“還有,建奴打攻堅戰不行,咱們也一樣啊,不把建奴控制的這些重鎮奪下來的話,咱們怎麼修築長城隔絕建奴?不過,現在不是檢討這些的時候,你得趕緊拿出對策。”
“我也沒有什麼辦法!讓大家發動老百姓,放開了打吧!建奴大軍敢打到旅順口和大連灣去,就不能讓他們活著出來!”韋總裁下達了一個比較佛性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