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面的兩側,應多壓兩遍。將表面輕輕耙松,並灑水溼潤後施工水泥碎石層水泥粉煤灰穩定碎石層施工。
水泥與集料應準確過秤,按質量比例摻配,並以質量比加水。拌和時加水時間及加水量要有記錄,還要提交監理檢驗。
混合料在運輸中,加覆蓋以防水分蒸發,並保證裝載高度均勻以防離析。應控制好卸料速度、數量與攤鋪厚度及寬度。拌和好的混合料要儘快攤鋪。
攤鋪必須使混合料按要求的松鋪厚度,均勻地攤鋪在要求的寬度上。
韋寶習慣了現代開車的規矩,一條行車道的寬度是3.75米,他弄的雙向8車道的標準,寬度是30米的大國道標準!
韋寶做事還是有點好大喜功,也是將這條道預備作為示範路來用的。
不但寬度驚人,一路上還要求配置排水渠,井口,井蓋,防止下雨天,道路積水,都考慮進去了。
混合料經攤鋪和整型後,便立即在全寬範圍內進行碾壓。
直線段,由兩側向中心碾壓;超高段,上內側向外側碾壓。每道碾壓應與上道碾壓相重疊,使每層整個厚度和寬度完全均勻地壓實到密實為止。
壓實後表面應平整無隆起,且斷面正確,路拱符合要求。
韋寶要求填土採用同類土填築,並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優含水量範圍內。當採用不同的土填築時,應按土類有規則地分層鋪填,將透水性大的土層置於透水性較小的土層之下,不得混雜使用。
邊坡不得用透水性較小的土封閉,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穩定,並避免在填方內形成水囊和產生滑動現象。
填土應從最低處開始,由下向上整個寬度分層鋪填碾壓或夯實。
人力打夯前應將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進行,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兩遍縱橫交叉,分層夯打。夯實基槽及地坪時,行夯路線應由四邊開始,然後再夯向中間。
“整個過程都要由監理監督,從投放物料,到拌料,到層層鋪設,所以,監理的任務相當重,你們兩個人忙不過來,也可以找幾個助手,未來成立質監局,你們就是骨幹。”韋寶對兩名被充當監理的石匠道。
兩名石匠連忙答應,欣喜不已,暗忖成立了公子所說的質監局,那他倆很有可能一個是正管事,一個是副管事了吧?
不過一幫興致高漲,準備承包路段鋪設,賺一點錢,也弄出自己的商號的‘包工頭’們就沒有這兩個石匠這麼高興了,一個個板著臉孔,暗處這麼複雜?本來他們還以為鋪路要比修築城牆輕鬆很多,簡單很多呢。
要是按照公子這種標準,修成這條路,得多少年?至少兩年往上吧?
韋寶看出了眾人的心思,笑道:“用多少物料,用多少人工,都會評估核算,要是我的話,就喜歡做複雜的工程,越複雜,越是有難度,越有難度,以後門檻就越高,未來行業穩定了,想再開商號,進行招標,那就要看商號的資質了,不是想開商號就能開商號的。”
眾人聽公子這麼說,均轉憂為喜,暗忖有理,這開商號就跟人一樣,有本事的人,當然能做更復雜的事情,也能得到更多的報酬,很容易理解。
之後的招標很順利,從四十多個有心承包的包工群體中選出五個來,再讓他們註冊小商號的公章,名稱,註冊這些,然後招人。
這些事情,徐蕊和王秋雅,還有韋寶下面的人都已經有過一次經驗了,所以這次不用韋寶再詳細講解,不到一個時辰之後,五路人馬便開始施工,將剛才生產的第一批水泥,全部領走。
周石匠對韋寶道:“公子,修路要水泥,修築城牆也要水泥,我還要用水泥製造水泥磚,還有研磨石英石、石灰石,這裡才1000來人,根本不夠。”
“不夠就想辦法提高效率。”韋寶道:“等大家技術熟練了,工藝純屬了,再配上蒸汽機的機械幫助,效率還會提高的,還有,你要在各個工序的配合上下功夫,把工藝流程具體細化。”
“我是大老粗,哪裡懂那麼多?”周石匠苦著臉。
韋寶微微一笑,招手喊來被安排在工業局的書辦張斌:“到你派用場的時候了,你和周石匠一起研究,儘快將水泥製造的每項工藝細化,標準化作業,流程要不斷完善,提高效率。”
張斌點頭。
韋寶又對周石匠道:“具體的升溫,冷卻,化學過程,你想法子保密,核心過程都安排正式編制的人去做。”
“是,公子,我想到了。”周石匠答應道。
韋寶說完,又對羅三愣子吩咐道:“從伐木的人手裡面再分出50人去做石油原油蒸餾,化工廠就安排在礦場旁邊,用石料搭建大型廠房,今晚就開工。具體怎麼做,張斌,你和幾個師傅商量著研發。”韋寶說著將資料交給了張斌。
安排技術研發,安排人手,韋寶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親自上馬,“過程中要格外注意安全,這些物質散發的氣體是有毒的,羅大管事,再去我娘那邊,讓後勤處多製備口罩和手套,按工人的人數,每個月兩套這樣發放,多多準備。還有,這些工礦企業都要準備實驗室,實驗室要離生產區遠一點!跟一個正規車間要一般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