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養性道:“兄弟說吧,什麼事?”他不怕韋寶有事找他,感覺又能弄到銀子了。
韋寶將想要讓駱養性陪自己去吳家一趟的事情說了。
駱養性皺了皺眉頭,這不是他喜歡做的事情,就只是陪韋寶走一趟,也不好意思撈銀子,因為他知道吳家這種本地世豪大戶,不見得會賣他這個錦衣衛千戶的賬,他在來的路上,已經大概聽聞韋寶和吳家的過節了,“兄弟,這事我幫不上忙啊?”
“我就是嫌孤單,喜歡聽大哥說話,才讓大哥陪我走一趟的,山海關就這麼點大,吳家離此也就兩條小街。我不用大哥陪我進去,大哥只陪我到吳家門口便可,我怕吳家的人揍我。大哥若是為難就算了。”韋寶微笑道。
駱養性聽韋寶這麼說了,也不好意思拒絕,畢竟連著頓頓大魚大肉好吃好喝的招呼自己,就只是陪著走個路,又聽韋寶說不用他進入吳府,也就是說不用藉助他的面子,不方便拒絕啊:“好,大哥陪你去了,吳家敢揍兄弟個試一試!?他們吃了豹子膽了?”
“多謝大哥!”韋寶見駱養性答應了,急忙抱拳道:“大哥,去換身便裝吧?我不想讓吳家覺得咱們是接著錦衣衛的招牌在壓他。大哥和我義兄二人隨我去便成了,不用帶其他的錦衣衛官爺。”
“這簡單。”駱養性點了點頭,又疑惑的問道:“那兄弟讓我們跟著去,又是為何?只為了在這麼點近的路上說說話?兄弟若真的怕吳家的人不識好歹敢揍你,我們不是更應該把錦衣衛的弟兄都叫上嗎?”
韋寶笑著輕聲道:“吳家也不是瘋子,多半不會無緣無故揍人,要是揍人更好,那大哥不是有機會撈好處了?”
駱養性立時明白了韋寶的意思,這些都是官場‘敲竹槓’慣用的伎倆啊,自己要是穿著錦衣衛千戶的衣服,要是再帶上大批侍從,誰敢胡來?但自己穿著便服,若有人敢當著自己的面打自己的朋友,管你是吳家還是狗家,就都等著喝一壺吧,當場把人歹走,不拿夠銀子,這事不算完!
“呵呵,兄弟似乎盼著有人揍你不成?”駱養性呵呵笑道,一副看透了韋寶心思的表情。
韋寶也呵呵一笑,“那倒不至於,有誰會盼著被人揍啊?只是有大哥在,我能安心,不管吳家是見,還是不見,咱們都佔著先手。”
“小老弟,你不當官就真的可惜了,一步步都像官場老油子們一樣。”駱養性笑道:“那等我換身衣裳,這就走,別耽誤了晚上喝酒的大事。”
“嗯,麻煩千戶大人了!”韋寶急忙抱拳再謝。
“大哥為兄弟辦這點小事,無須多禮。”駱養性笑眯眯的拍了拍韋寶。駱養性現在已經完全明白了韋寶的意圖,韋寶是想和吳家講和的,那是上策,如果吳家非要鬥下去,必定不會給韋寶留面子,到時候若真的將韋寶打了,那便該他出手了,到時候,下風也能轉成上風,暗贊韋寶打得一手好算盤。
韋寶又衝著駱養性感激兩句。
李成楝也隨著駱養性去換衣服了。
韋寶、李成楝、駱養性,還有韋寶的十幾名隨扈,一同前往吳府。
韋寶、李成楝和駱養性三人坐在車內,他二人已經換上了一身便裝,隨扈們在外面騎馬,這裡是山海關,不是京師,買的起馬,買的到馬,想怎麼騎都可以,在這裡,馬是身份的象徵,並不受限制。
“韋兄弟,如若是在京師,哪裡需要這麼麻煩?”駱養性道:“一個小小的地方豪強也敢這麼囂張。在京師的話,再大的官,說抓就抓,凡是進了北鎮撫司大牢的,沒有一個能捱過一晚上還嘴硬的,便是鐵打的漢子,過個兩三日,也如同綿羊一般。”
韋寶微微一笑:“北鎮撫司的手段,早有耳聞,可惜這裡是遼西啊,若是在京師,這等小事說不得都不需大哥親自出馬,讓下面一個百戶就辦了。”
駱養性笑著點頭:“百戶都不見得用得上,等對家落單的時候,一個總旗,帶三五個人就辦了。”
“不錯。”韋寶呵呵一笑。
“韋兄弟,這裡是人家的地頭,等會得見機行事,對方要是人太多,還是儘早離開,免得吃虧,為上策。”駱養性提醒道。
韋寶看了看駱養性肥胖的臉,暗忖本來想把這傢伙拖下水,捲入自己和吳家的是非當中來著,這傢伙這麼謹慎,怕是辦不到了。韋寶微微一笑,點了點頭:“全憑大哥到時候看著辦吧,我也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
駱養性臉一紅,知道已然被韋寶瞧破了心思,訕笑著辯解:“韋兄弟,我自然不怕他吳家,吳家在遼西再強,敢把我堂堂錦衣衛千戶怎麼樣?除非他造反!我是怕我們遲早要走,到時候韋兄弟還得在遼西地面過活,以後會吃虧。”
“大哥這趟給我掙得面子越大,我往後越不會吃虧。”韋寶笑道:“不過,大哥辦事謹慎,也是好的。”
駱養性點點頭,眯了一下眼睛,倆小眼睛放出精光。
說話間到了吳府門外,這是韋寶頭一次來吳府,地方很大,很氣派。
永平府也有吳家的宅院,比山海關的要大,但是在山海關這麼小,這麼金貴的城池中有這麼一處豪宅,就很不容易了。光是站在吳府門前,都能感受到吳家在遼西的樹大根深,勢力龐大。
“兩位大哥,我進去了,你們再次稍候,聊會天,我事情就辦完了。”韋寶對李成楝和駱養性道。
“兄弟去吧,不用著急,我陪著千戶大人說話。”李彩霞道。
駱養性也道:“韋兄弟不用趕時辰,離晚飯尚早哩,正好出來吹吹風,把中午的酒氣散一點出去,晚上喝起來更厲害。”
韋寶呵呵一笑,在林文彪的隨同下,往吳府大門走去。
幾名看家護院的官兵將韋寶攔住,門官問道:“何人?”
“金山裡韋寶求見吳大人。”韋寶說罷,呈上拜帖。
拜帖,是古時候拜訪別人時所用的名帖。本來韋寶這種沒有官身的大頭老百姓是不用呈送拜帖的,這是韋寶為了表示對吳家的尊敬。
門官接過拜帖,道:“在這等著吧。”
韋寶道:“麻煩了。”見這門官沒有要索取引薦銀子,便省了幾錢銀子。
門官轉身返回,讓個小兵拿韋寶的拜帖去通報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