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淳陽愣了愣,隨後無奈道:“貧道是隻是想請諸位喝一杯這雲霧茶而已。”
“雖為道術所幻化,但滋味著實不錯。”
李青搖頭道:“可虛幻之物終究不能飽腹,就像凍斃之人死前渾身發熱,那也不過是虛幻罷了。”
“佛教修來世,道教所修太過高遠縹緲,而我儒家只修今生,做些實事。”
雙方的論道,已從一杯茶水開始。
所謂論道說到底便是思想的碰撞。
道教的思想和儒教的思想雖然沒那麼對立,但也不在一條道上。
因為修道求出世,而儒修則入世。
陸淳陽聽到李青的話後,卻搖了搖頭,笑道:“今日貧道不想與教主論一論儒道,卻想和教主論一論佛道。”
“三教之辯,教主曾言佛本是儒,並且提出了大乘佛法的理念。”
“既然如此貧道倒想問一問,何為大乘佛法,何為佛門佛法的真經?”
“這個問題不會有些為難吧?若是為難,可以不答。”
誰都沒想到,陸淳陽居然不和李青探討儒道思想,反而探討起了佛教佛法。
“晚輩既然說出佛本是儒,那麼自然做好了被拷問的準備,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李青卻並無為難,搖頭道。
隨後他望向陸淳陽,說道:“所謂大乘佛法,便是能夠達到寂空涅槃的究極法門,可悟而不可修。”
“修,未成佛,在求;悟為明性,在止;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有信無證者雖不落惡果,卻因住果住往住念住心。”
“如是生滅,不得涅槃。”
李青侃侃而談,讓身後一眾弟子們全都聽懵了,他們不是佛教中人,而李青所說的這些又太過深奧,他們聽不懂。
但陸淳陽聽完後卻是連連點頭。
他沒想到自己只是心血來潮,結果李青卻給了他一個意外之喜,李青對佛法的感悟比他想象的還要更加深刻。
看來當初李青說出佛本是儒,並且提出了大乘佛法,是真的有所依仗。
想了想之後,陸淳陽再度提出一個問題問道:“那,什麼又是佛教?”
這個問題,比之前的問題要更尖銳。
佛教,什麼是佛教?
這要是解釋起來,可小可大。
往深了說,就是在問什麼是佛!佛教的起源和根本理念是什麼!
“陸掌門當真是會為難人啊。”
李青稍稍苦笑,然後思索了片刻,便抬頭看向陸淳陽,眼神平靜地說道:
“佛乃覺性,非人,人人都有覺性,不等於覺性就是人。”
“人相可壞,覺性無生無滅,既覺既顯既障即塵蔽,無障不顯了淨涅槃。”
“覺性圓滿之佛及佛教人相之佛,圓滿既止,既非無量,若佛有量既非阿彌陀佛……”
聽到這裡的時候,陸淳陽已經兩眼放光,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
李青微言大義,聽李青說這些佛門精言,對他的修行來說也有所裨益。
到了他這個級別,修行就是要參悟。
一朝悟透天與地,眾生不論高和低。
而所有大道同出一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些大道精言對他來說如同天音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