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寧樂出了聲,拉著曾姑娘的手:“嗯,我樂得很呢。嫣嫣。”
三日後,曾姑娘東街的那間布匹鋪子就用厚簾隔出一個小間來,專門售賣棉巾,讓了曾姑娘那間布匹鋪子的老掌櫃的兒媳婦來做棉巾鋪的女掌櫃。一時間,棉巾鋪零售便一下增了許多,以前在茅坑鋪那邊時,多是訂單。畢竟這麼**的用品,得在女人堆裡賣才行。哪裡像現代,什麼小店都有賣。
而曾姑娘的布匹鋪子竟然也帶得生意更旺了起來。
曾姑娘與魏清凡商議了許久,還是僱了一個車隊去桃村拉磚瓦。林小寧想到磚窯與瓷窯還有棉巾作坊要擴張一事,便書信一封,託人帶去桃村給爺爺。
不知道大哥在西北邊境的磚燒得如何了。林小寧想。
寧王正帶著五萬精兵趕往西南邊境,西南之戰,其實就是內戰。出發前他又得報,三個王爺已攻下忘川山嶺下的忘川城!
寧王臉色極冷極冰,陰沉的嚇人,身邊的人,大氣也不敢出。
寧王心中殺氣騰騰!這三個曾經的王爺,曾經的二哥,三哥,五哥。當初大哥登基時,三人就蠢蠢欲動,後來因為皇姑母長敬公主與幾個老皇叔暗地相幫,加上鎮國將軍及時帶兵回京,這三人的詭計才沒能得逞。
三人回到封地後,謀劃多年,收買了封地之外各地各城官員。那可是方圓三百里啊!
那些拿著朝堂俸祿的狗官們與那三個狗東西,同流合汙,沆瀣一氣。暗中招兵買馬,蓄勢多年。一直到去年開春,竟然封了城,駐滿了兵馬。等到朝堂驚覺已晚。這三個狗東西,以老二為首,稱了王。自封為蜀王。還允老三與老五也在各自封地處稱王,號稱三王之地。
寧王心中嘆道:大哥啊大哥,當初就是你的一念之仁,放他們舉家回到封地,才會令得如今西南土地盡失!
那時,他與鎮國將軍在西北邊境與夏國對戰,而皇帝身體極差。王丞相與一眾大臣商議,說西南以內,人口眾多,雖不似江南那般繁華富庶,但百姓也是安居樂業。與三王的偷佔的城池又離得太近,必要先清城再開戰。
等到尚將軍率大軍抵達時,城還沒有清完,尚將軍一劍殺了負責清城的狗官,直接開戰。一直打到忘川山嶺處,忘川山嶺乃險惡之地,易守難攻。那西南的三王之地,有了忘川山嶺這天然的屏障,竟是打不過去。
自此後。以忘川山嶺處為界,西南土地,再也不屬名朝!那大好的西南土地就這樣拱手相讓給那三個狗東西!
西南三王,所佔之地是封地,外加了封地外二百里。按說,給他們這二百里的封地也並無不可。名朝最初時。也是有各王爺駐守封地,年年交四成收入給朝廷。
可如今他們稱王了,便是二國之爭,這是叛國!更為可恨的是,後來才得知,當初三王封城、清城、派兵守城,竟是與夏國商通好的,是聲東擊西之計。
那邊西北戰事,一直打得極為不對勁,當時王妃之事東窗事發,他與鎮國將軍帶著二十萬兵馬前去西北開戰,可夏國只守不攻,又隔時派出小股兵力來突襲,他一攻打,夏國就退,最後他與鎮國將軍怒髮衝冠,全兵壓境夏國。
三王就在此時,封城,清城,駐兵守城,自立為王!
而今,這三個狗東西,又攻下忘川山嶺下境內的忘川城,忘川山嶺雖是三王地界的屏障,卻也是名朝地界的屏障,駐兵時間一久,也就鬆散了警惕,竟被三王攻下。
忘川城離忘川山嶺太近,所以名叫忘川城,自去年開春與三王開戰以來,又頻頻經過多次開戰,早已破舊不堪,人口稀少。其實攻下忘川城,三王也守不了多久,但這卻是一個耳光甩在了名朝的臉上!
可恨啊,堂堂大名朝,守住了百年天下,卻到如今,失去了西南,西北如此遼闊土地,有何顏面去面對當初打下天下的祖皇!
三個叛國的狗東西,定要拎著他們的人頭祭拜祖皇,才能滅他心頭之恨!
西南有三王這般可恥可恨,西北邊境也不樂觀。環境惡劣,風沙極多,這次更是颳了七天的大風沙,邊境的兵失蹤許多。銀夜守著邊境,應該不會出問題,失蹤的兵正在找尋,怕是隻能找回二成,都被風沙埋住了。
名朝人口眾多,邊境駐兵也多,守是沒有問題,可是這樣連年戰事,兵苦,百姓也苦,國庫也日漸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