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傾力相助兩年,才使得朝堂局面安穩下來。”
身在京城樂呵呵的鎮國將軍並不知道自己的外侄孫兒已向林家口頭提了親事。當長敬公主與皇帝問他侄孫兒是否婚配,他回答沒有。皇帝才下了召蘇大人回京的召書。
蘇大人料不到他去年年底進京,去“紫藝閣”品茗時,與他擦肩而過的那個女子,風吹開了女子的面簾一角,他看到了女子目光閃動,他微微一笑,便與女子擦肩而過。那女子竟是長敬公主的女兒,青青郡主!
蘇大人料不到此次一進京,就要被賜婚!如遭雷轟,當下便跪地婉拒,直道自己與清水縣桃村林家二小姐林小寧,就是皇上前不久才封的醫仙,已有口頭婚約……
蘇大人也料不到,青青郡主正在簾後偷眼痴迷地看著他,把他的話一字不拉的聽了個全乎。
第二日,蘇大人又被召見,長敬公主悅色道:“醫仙林小姐那邊,你可也娶,畢竟是有封號之女子,青青允了她進門為貴妾。”
蘇大人又跪地婉拒道:“長敬公主,當初下官向林小姐提親時,答應過她,此生只有她一人為妻!”
長敬公主色變,大怒道:“何等狂妄女子,我名朝郡主尚且能容下妾室,她卻不容,把我皇室尊嚴放在何處!”
因為鎮國將軍的原因,長敬公主到底沒降罪蘇大人,只讓他回鎮國將軍府休息兩天,想清楚。
而此時蘇府的人正趕往京城的路上時。因鎮國將軍早已派人去接蘇府老夫人,老爺與夫人來京,就在蘇府給清水縣的懷兒送信後的沒幾天。
而此時,寧王也正在悠悠前往清水縣桃村的路上。最近邊境之亂好多了,他帶著閒情,帶著大黃。帶銀夜與銀影一隊人馬,與近百輛馬車再去拉磚藥。
而此時,王剛,還有張年,已把京城的鋪子翻新好,正在胡大人府中,他們此行帶了好幾套茅坑物件。正在胡大人府中教人修葺府裡的茅坑。而清凡則去了曾姑娘的太傅府,教他們修葺茅坑。
張年與王剛由胡大人口中聽到了皇上有意給蘇大人與郡主賜婚,張年急了叫著:“蘇大人對小姐有情有義,桃村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怎麼成這樣了呢。胡大人你想個法子啊。”
胡大人不動聲色道:“天下因緣之事,誰又說得清,就憑林家所做的事,丫頭所做的事,我去皇上那兒說,能給丫頭討來一個平妻,可依丫頭的性子,能與其它女子同伺一夫嗎?蘇小哥自被青青郡主看上起,就已不再是丫頭的良人了啊。”
第二天下午。蘇老夫人、蘇老爺與蘇夫人都趕到了鎮國將軍府,蘇家在京城有外宅,但只要鎮國將軍在京,多是入住將軍府的。蘇家得聞蘇大人將被賜婚之事,感嘆無比,得德得何。能讓青青郡主看上懷兒,還允了林小姐做貴妾。
蘇大人神情崩潰,執意只娶林小寧一人,蘇大人此時不是任性,他只想這樣說,這樣說出來了,好像便是對他與林小寧的情義的最後告白。
蘇老夫人怒罵蘇大人不孝,天命豈可違,況且人家郡主允了小寧兒進門,怎能如此執迷不悟。
此時蘇大人心中也清楚,皇家賜婚,提前告訴他是走個過場,最終一紙聖旨下達,他豈能違抗!蘇府百年世家又如何,舅公是鎮國將軍又如何,豈能與皇室抗衡!
蘇大人四面楚歌,孤立無援,絕望悲嘆:“她的性子是決不會甘心為妾,難道我與她真的無緣為夫妻!”
蘇老夫人蘇老爺蘇夫人根本不理會蘇大人的悲慼,只是想著,紅玉怎麼辦!蘇家不能背信棄義啊!
蘇老夫人找了鎮國將軍長談,翌日鎮國將軍便親自拜訪長敬公主,直言道:“公主,老夫我一生戎馬,是個粗人,這些公主是瞭解的,我也不多解釋,只是目前懷兒的婚事有些麻煩,因為不止是林小姐,還有一個表小姐,二家都有口頭婚約,雖是沒有正式下聘,可蘇家不能背信棄義啊,所以郡主與懷兒的事,望公主斟酌。”
當下便把林小寧與紅玉之事和盤托出。紅玉是兩家早些年就想親上加親的,但一直也不敢妄想正室,林小姐則是懷兒自己相中的,已與對方爺爺與嫂子提過,說好了初夏時就派人去提親的。而林小姐則希望懷兒只娶她一人,懷兒也願意一生只得她一人為妻,現如今,蘇家對紅玉的安排都發愁,而懷兒有幸被郡主垂青,是懷兒前世修來的福,只怕是要辜負青青郡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