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來,和離後,如果那賴漢找來,非要兒子,那就得交出大牛二牛,除非張嬸再嫁人,兒子隨新夫姓氏,就可以不交人?否則就等十年消戶,張嬸成寡婦,也可不交人,是嗎?”林小寧再一次確認。
“是的,但依我之見,那賴漢不是死了就是另有新歡,如何會記得一雙兒子?”
“但若是沒死呢,又偏偏找來了呢?”張嬸固執地重複著。
曾姑娘冷冰冰地看了張嬸一眼道:“死了就是死了,這種人,五六年不養妻兒,活著不如死了痛快,活著也當他死了。”
第二日張嬸就讓村長帶著她去了清水縣官媒衙門。走的時候,村長非要張嬸帶上一些臘肉,張嬸問:“帶臘肉做什麼?”村長道:“你聽我的沒錯,官衙辦事,有禮辦得快。”
官媒衙門忙得很,排了好久的隊,才輪到了張嬸,張嬸扭捏了半天,說不出來,最後村長把張嬸的情況說明了一番,得到的回覆是:確有此律法。村長又詢問了辦理這種和離的相關手續,回答只要有公公婆婆做證,經官媒查證後屬實,便可辦理和離。張嬸這樣沒有公婆之戶,則要村民,村長,里正等人為證,經查證屬實後可辦理。
張嬸便在官媒處登記了,村長順勢把油紙包的大包臘肉送給官媒大人,道:“這張嬸啊,是桃村出名的賢惠能幹之人,可卻嫁得這般賴漢,苦命啊苦命啊,這包臘肉是張嬸所醃製,只是個心意,心意而已。”官媒大人開啟油紙包,看到裡面漂亮的臘肉,高興道:“這個禮真是有新意,我收了,你們桃村是有名的大村,張嬸的事官媒衙門必會秉公辦理。”
出了官媒處,村長又帶著張嬸縣衙處,村長道:“再去看望一下蘇大人,如果蘇大人能發話,你的事就辦起來更快了。”然而蘇大人卻回京城復職去了,過些時日才能回。但張嬸的心情很好,把打算送給蘇大人的另一包臘肉送給了公差,公差收了臘肉連聲道謝,說蘇大人回後,一定轉告蘇大人,桃村村長與張嬸來看過他。
這天夜裡桃村就下了雪,第二日桃村被白雪覆蓋,一片銀白,一片雪亮,眾孩童停了課,在雪裡玩耍著,二頭懶銀狼也難得的起了床,懶洋洋地揹著望仔與火兒,慢悠悠地在雪地裡逛著,遠遠望去,不見銀狼與望仔的身影,而火兒,像一簇跳動的火焰一般,在白皚皚的雪地間,分外熱烈打眼。
魏家的宅子也不得不停工了,等雪化後才能再開工。磚窯與瓷窯也停工了,家家戶戶都窩在家裡燒著炭爐,吃著熱鍋子。
林小寧自張嬸和離之事被曾姑娘指點後,對曾姑娘的看法好了一些,去請曾姑娘一起來吃熱鍋子,得到的回覆是:魏家請曾姑娘一起吃熱鍋子,喝清泉酒去了。
林小寧回席對付冠月道:“說是魏家請曾姑娘去吃熱鍋子喝清泉酒了,可我們家這麼多清泉酒,也不見曾姑娘喝過一口。”
付冠月笑了:“曾姑娘愛喝誰家的酒都行,但曾姑娘在魏家應該會開心些,村裡人只有清凡曾姑娘沒說。”
林家棟也笑說:“這陣子清凡一直在磚窯裡忙活著,倒是看到曾姑娘來找過清凡幾回,曾姑娘說,偌大的桃村,只得一人瞧得順眼。”
林小寧不可思議地望著大哥與大嫂二人:“我的天啊,總算有一個人曾姑娘能瞧得順眼了。”
林家棟笑道:“畢竟清凡在曾姑娘來的第二天幫曾姑娘趕車買丫鬟,曾姑娘是個懂禮的,只是說話有些讓人不舒服。”
小寶與生兒一邊吃一邊道:“那回曾姐姐把盧先生與衛先生都氣得發抖,不過後來盧先生與衛先生沒事了,說天下男兒,人各有志,萬事有萬理,不可過於執著。”
林小寧笑道:“盧衛二位先生確是有才,雖有讀書人的酸腐之氣,但還是能看得通透的。”
―――
這一場雪,十天後才化,滿山遍野的一片泥濘。蘇大人這時來了桃村。又帶了一車乾貨與特產,付冠月熱情的喚人來卸貨,道:“蘇大人太客氣了,每回來時,必要送一車物品,這樣長此,林家都不知道如何回禮了。”
蘇大人笑笑:“這是蘇家的心意,少夫人收了就是,想回禮做什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