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笑著對胡大人道:“清水縣令蘇志懷前陣子上報,兆祥你那知音丫頭,不要1000兩銀,要青山頭一座,朕前陣子已批了,1000兩銀是兆祥你出的主意,確實是太少了,虧你想得出。”
胡大人樂道:“皇上,國庫如此吃緊,那丫頭定能想出法子來安置傷兵們,這不就想出來了嗎?”
皇帝又笑:“剛才六弟才說要在桃村建一個傷兵療養之地,兆祥你又送來傷藥,說那丫頭要建一個傷藥坊。這事不是堆一塊了嗎?兆祥你那知音丫頭建傷藥坊還有什麼要求?朕定然滿足於她。”
寧王不置可否的翹了一下嘴角,道:“大哥,先問清楚那丫頭的要求再說吧。”
胡大人道:“回稟皇上,丫頭說她可無條件提供傷藥給我朝兵營兩年,但請皇上賜她清水縣周邊良田千傾。”
“準。”皇帝笑道。
“慢著大哥,”寧王道,“還要加上要桃村設一個重傷兵治療點。”
“準。”皇帝又笑,胡大人也笑。
寧王笑道:“我朝哪裡都是良田,對吧,胡大人。”
胡大人笑的鬍子發抖:“正是,六王爺。”
“桃村周邊成塊的無人居住的良田,劃千傾賜於胡大人你的知音丫頭可好?”
“六王爺所言正合微臣之意。”
皇帝正色道:“你們倆這般捉弄那丫頭,一個是知音,一個還是救命恩人,你們兩個人啊,真是不怕丟我朝的臉面。”
“大哥,胡大人這是為你省銀子呢,現在國庫吃緊,千傾良田可賣得不少銀兩,荒地又能賣得多少?那丫頭如此智慧,怎會為難於這等小事,胡大人你說是吧。”
“皇上,六王爺所言正是,只是剛才皇上所說,一個是知音,一個還是救命恩人?這是怎麼一回事?
寧王笑道:“胡大人,你可知道你的知音丫頭也曾救過我,大黃便是那丫頭的。”
大黃一聽到寧王口出大黃二字,又搖頭擺尾的上前來,寧王笑著摸著大黃道:“大黃真是好狗。”
胡大人也道:“大黃真乖。”
皇上一聽,忍俊不住笑了。
寧王對劉公公說:“你去門外守著,”然後低聲道,“去年秋天那次狩獵迷路不是迷路,是遇刺。胡大人,當時這事沒有對外宣張,只道是迷路了,是大黃帶我出了林子。胡大人,事實上是我受傷後,找到了一個山洞,等暗衛來找我。那幾天,一直是大黃每日三次給我餵食,我才保持了體力與精力。並且它餵我的食物很神,我一喝就覺得傷口痛楚好很多。一直過了二天半,我支撐不住就暈過去了,那丫頭估計是上山來找大黃的,給我敷藥包紮了傷口。我醒來後因她舉止輕浮無禮,與她的言談極為不快,後來大黃與我親熱不肯離去,我便又強行要買她的大黃,但我沒有銀子,她便送大黃與我。那是去年秋天時,當時胡大人你正在清水縣做縣令。”
胡大人聽聞面色大變:“六王爺,什麼刺客能近得了你的身,微臣上回遇刺後,皇上派給微臣一個暗衛,微臣就再也沒出過事,六王爺你身邊可是眾多暗衛啊!這事絕不簡單。”
“胡大人,正是如此,所以我才不宣張出去,誰這麼大膽子,又對我的行程這般清楚?我當時身邊只帶了兩個暗衛,又是輕裝,沒有武器,如今這事已了,那兩個奸細你也知道的。”
胡大人沉思,輕聲道:“皇上,六王爺,這事沒了,定與夏國預言有關,皇上與六王爺出行要小心,夏國怕還有後招。”
“正是,我還在查。目前沒有進展。”寧王道。
“老胡啊,”皇帝道,“朕今日叫你老胡一聲,勢必視你為親信,你當初被貶去清水縣時,正逢朕身體極差,王丞相誤信奸人饞言,以至讓你在清水縣呆了那麼久,吃了那麼多苦。”
“非也,非也,皇上,微臣還要謝謝王丞相,若不是當初他誤信饞言,讓微臣去了清水縣,如何能結識知音丫頭啊。”
皇帝一聽就笑:“老胡啊,你倒是讓你那知音丫頭給朕也下個心法方子吧,讓朕也身體康健啊。”
“皇上自從服過千年靈芝後,龍體大好,如今皇上這身體,還要服什麼方子,往龍椅上一坐,那威嚴之氣,天下都能感覺到。”胡大人恭敬地說道。
皇帝笑道。“老胡啊,你何時學會拍馬屁了?回到京城就跟著這幫人學壞了。”
胡大人笑道:“皇上,微臣不敢,微臣只是闡述事實而已。”
寧王笑道:“胡大人的確是學壞了,大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