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德芸社停業整頓之前,郭德強就有再開一家小劇場的想法,當時蕭飛和欒芸博在考察了多個劇場,綜合了多方面的因素之後,最終選定了兩個地方,一個在三里屯,一個在新街口。
「師父,師孃,這邊對面就是雅秀市場,東鄰三里屯SOHO,往外就是燕莎,中心商業區,使館區,客流量非常大,您看看怎麼樣?」
轉天,蕭飛和欒芸博就帶著郭德強夫婦兩個到了三里屯,到了劇場,站在二樓往外看去,人來人往的,熱鬧非凡。
郭德強朝外面看了看,又看看劇場內部,這裡的空間非常大,光是一樓大廳,要是重新設計一下桌椅排布,至少能坐500人,二樓還有九個包間。
客容量尚在廣德樓之上。
而且,這裡的裝修風格,郭德強也非常喜歡,雖然不是正經的老園子,但是內外裝修仿古,風格上和其他五個小園子也統一。
就是長久沒有人使用,內部看上去有點兒破敗老舊,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重新裝修收拾一下就行了,費不了多少事。
「少爺,你是怎麼想的?」
郭德強原本相中的是新街口,可是看蕭飛的意思,明顯還是更喜歡這裡。
「師叔,新街口那邊的是個老園子,輕易動不了,這邊的話,無論是人流量,還是內部空間,我覺得都要比那邊強得多,目前來說,還是這裡更適合。」
像廣德樓那樣的老園子,即便是蕭飛的私產,可是想要改造的話,也得經過相關部門同意,手續麻煩不說,還不一定能批准。
新街口那邊的劇場,論歷史悠久還在廣德樓之上呢,真要是想動一下的話,怕是得經過層層審批,而且還不能大動。
王薇也跟著說:「我也是這個意思,新街口的園子比這邊小太多了,也就跟三慶園差不多。」
德芸社開新劇場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對觀眾分流,自然還是客容量大一些的劇場更合適。
郭德強在心裡盤算了一番利弊,最終下了決心:「行啊!既然你們都說這兒更好,那就定下來吧,小欒,抓緊籤合同,該歸置的歸置,爭取年前咱們就開業,隊長人選的話……」
昨天在飯館兒,蕭飛問起這件事的時候,郭德強還有些猶豫,他屬意的肯定是孔芸鵬,論能耐,在芸字科的徒弟裡,孔芸鵬算不上拔尖的,但也排名靠前,就算是輪也該輪到他上位了。
但是,郭德強又想提拔大徒弟閆芸海,畢竟佔著郭家門大師哥的名分,總不能讓他一直排在師弟後面吧。
在這兩個徒弟之間,郭德強來回的琢磨了好些日子,也始終拿不定主意。
「還是讓老三來負責吧!」
最終,郭德強心裡的天平還是倒向了孔芸鵬。
之前張一元開業的時候,原定的負責人就是孔老三,可誰能想到,就快要宣佈了,他在外面喝酒跟人家打架,差點兒被毀了容,只能臨時讓張賀倫頂了上去。
錯過了一次機會之後,孔芸鵬只能繼續留在了二隊,現在又要開新的小劇場了,怎麼著也得給他補上。
至於大徒弟閆芸海,還是再等等吧!
說心裡話,對這個門下的大弟子,郭德強也很是頭疼,因為當初的一些緣故,師徒兩個分別多年,該長能耐的時候,他沒能帶在身邊調教,所以始終都想著要給對方一些補償。
可閆芸海也實在是不成器,論能耐,別說芸字科的徒弟,就是好些賀字科的,都要比他更出色。
空佔著一個大師哥的名分,在門裡根本就壓不住任何人。
這兩年跟在郭德強身邊,郭德強也是竭盡全力的教,還請了高鋒來調理閆芸海的基本功,可到底起步太
晚,底子太薄,再加上天資實在有限。
一直到現在,也始終都是不上不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