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回國的僑胞,因傳染病而死亡的更超過部隊,在行進的道路兩旁,每隔三五十米就有一個倒在路旁的屍體。
在那種情況下,已經沒有人能顧得上收屍了,屍體被雨水沖走,被野獸啃食。
直升機從道路上空飛過,龍文章就親眼目睹過許多森森白骨。
想起那些種種,龍文章感慨道:“有團座在,咱們川軍團待遇很好了。
武器用的比日軍還好,從來沒少過吃的,各種藥物齊備,傳染病根本不算個事,知足吧。”
他的話一出,眾人都認可的點了點頭。
在待遇方面,他們根本沒有資格抱怨,這不連空調冰箱都安排上了,炎炎夏季屋裡還倍涼快。
想必那些達官貴人,都不曾有這樣舒服的待遇吧?
唯獨有一點,團座明顯很有野心,接下來少不了大戰。
萬一死在戰場上了,雖說團座肯定撫卹金上虧待不了,但是可就享受不上現在優厚的待遇了。
不過人心都是肉長的,戰士們的想法很淳樸,團座以國士待我,我等必國士報之。
真要是打起來了,誰也不能當慫包。
在訓練場,十四輛步戰車來回縱橫疾馳,炮塔在行進中轉動,瞄準假想敵目標。
陳浩帶領他們參觀的第一站便是此處。
不辣在車頂,很遠的就注意到了陳浩,急忙跑過來報到:“團座,步戰車營訓練正在進行,請指示。”
陳浩掃了一眼訓練場,都是剛上手一兩天的駕駛員,沒出么蛾子就很不錯:
“繼續訓練,不要停下。讓你那輛指揮車開過來,給友軍的戴師長瞧一瞧。”
戴按瀾是機械化師的行家,見到步戰車老是微調方向,就曉得駕駛員是一群新手。
他沒吭聲,只是心中不禁疑惑,一群還需要訓練的新手駕駛員,是怎麼把步戰車開到這兒的?
這位自稱川軍團團長的陳先生,身上又多一個疑問。
一輛十八噸重的零四式步戰車停在面前,戴按瀾暫先放下了那些疑問,頗有興致的圍觀起了戰車。
沒人可以代勞,陳浩只好在旁邊親自介紹。
一百毫米口徑的火炮,七點六二毫米的同軸機槍,右側佈局三十毫米口徑的機關炮。
他單純火力的介紹,就把參觀的眾人嚇了一大跳。
目前坦克炮的最大口徑是七五毫米,日軍坦克有五十七毫米的,三十七毫米的,還有騎兵坦克只配備了重機槍的。
第二百師的坦克型號相對老舊,除了沒有那種騎兵坦克,比日軍的好不了多少。
步戰車的一個一百毫米口徑火炮,就把所有坦克的火力壓下去了。
這種口徑的火炮命中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沒有任何一種日軍的坦克可以倖免存活。
“厲害,單從火力來看就屬世界一流了。”戴按瀾由衷的誇讚道,心中更是羨慕不已。
聽聞的陳浩嘴角微微翹起很是驕傲,這就厲害了?
只是步戰車而已,還沒有上坦克。
步戰車的裝甲跟坦克相比,是非常薄弱的,跟此時的坦克比較,也不佔太大的優勢,沒啥好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