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這些,我天尊殿核心高手,待我離開之時,會併入武當派。”
“未來不管誰有能耐坐上那個位置,都需要對武當派敬畏一些,這也算是我離開之前,留給武當的最後一份禮物。”
“能為師兄和義兄爭取的利益,到時候都會說的明明白白,相信有師兄在,自然也能壓制的住群雄。”
打天下容易,但能不能守得住,不能全靠陸恆去解決。
錢財,糧食,軍餉,民心,乃至衣食住行都需要群策群力。
武當無需他擔心。
天尊殿最開始陸恆創立,只是為了探聽江湖情報所立,沒想到越來越多人加入其中,形成現今的規模。
“幾十萬大軍,一天所消耗的糧食,就是個天文數字,光靠本座一個人,是無法支撐的住。”
“好在本座降服了汝陽王,如今我們大軍吃喝用度,都是他從元順帝那邊拐來的軍資。”
陸恆跟著殷天正來到明教前鋒軍行營。
攤開地圖,指著一部分被佔領的版圖,侃侃而談。
從最初襄陽起義,到一路橫推抵達泰山,只用了短短五個月時間。
開倉放糧,賑濟百姓外,陸恆按著不動百姓一針一線的規矩,的確收攬不少人心,後方城池安穩堅固,參軍者數不勝數。
從幾萬護殿軍發展到二十萬,只用了三個月。
雖說精銳老兵,只有這些,但在後方還有十五萬新兵,隨時都能派出去打仗。
底層士兵或許不知道帶領他們的將軍是誰,但一定要知道,陸恆是誰。
殷天正,聽的那叫一個熱血沸騰。
他們是被陸恆氣勢鎮住了。
以天尊殿現在的規模,完全是明教的四倍。
版圖擴張,佔據整個荊州,豫州和半個揚州。
“我非治國之才,但卻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知人善用,什麼樣的才能,就安排他到什麼位置,不瞞兄長,自從武當山一役後,我都沒好好休息過幾天。”
“我也是人,非神仙,也需要享受快樂。”
“舉辦英雄會最初的意思,也是想要推翻元蒙,給咱漢人正名,中原必須由漢人來掌管。”
殷天正等人點頭稱是。
陸恆話音一轉,又道:“但蒙古已經佔據中原近百年之久,他們以少數民族霸佔中原,血脈已經不是那麼純粹,推翻元蒙,但一些普通百姓是無辜,我們的敵人只有朝廷,而不是一個民族。”
“所以今後統治,還是以融合為主,元蒙都能夠容納漢人,我漢人也同樣能夠把他們同化。”
這點就是為了給殷天正打好預防針。
免得被那些不明是非的江湖草莽,亂殺一通,造成的後果就是內耗。
陸恆這番話,楊逍和範遙是認可的。
在一旁附和。
殷天正想了一會,突然開口問道:“賢弟可是有想法,去當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