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不是很明白。
為何陸恆一定要見汝陽王。
難道是要和朝廷和解?
並不是。
這是陽謀,不管汝陽王是否答應,都會被元帝忌憚,好歹也是一代人傑,元庭的鎮海石頂樑柱。
若被搞塌了,樂子可就好玩了。
根據範遙傳回來的密報,元帝應當在汝陽王身邊放了不少暗探。
君臣彼此並不信任。
看周圍天尊殿各堂堂主不解的眼神,陸恆並未有解釋。
“照做就是了,本座自然有目的。”
“對了,我兄長何時能夠讓首尾練成一線,與奉元路交接?”
青龍堂主上前,拿出隨身攜帶的簡易地圖,放在陸恆面前。
“天尊大人,預計一個月內,現在殷教主帶領的西路大軍,已經打通了廣元路和興元路,算是吐蕃舊地,總計十六座大城。”
“明教吸納教眾增強軍力二十二萬,由五行旗和天地風雷四門兵分兩路。”
“麒麟堂主傳訊,川府已經完全接壤。”
這是好事。
雖然明教和武當派是親家,但這完全屬於兩個勢力,合作或許會有,但未來中原只有一個聲音。
當然,現階段,雙方彼此手中,上馬打天下的將領不少,但能夠治理國家的人才卻缺失的厲害。
陸恆對此並無太多表示。
至少要持續許多年,才能完全推翻元庭對中原的統治力度,驅趕他們回草原,而不是繼續在中原作威作福。
猶記得當年,陸恆也是這樣和張三丰與殷天正講述的。
是否能做到,他很相信,但是否要當皇帝,陸恆還沒想好,甚至他很懷疑,這種浪費時間精力的事情,值不值得他去做。
“護殿軍需要進行擴張,吩咐讓煉丹閣繼續煉製藥物,統計一下我方現在擁有多少錢糧,物資和軍備。”
“還有,能夠動用計程車兵需要統計一個確切的數字。”
“外三堂準備挑選出一些小將,本座會花點時間,傳授他們兵法韜略,若有識字明理的立功將士,可破格提拔。”
燃文
“這些你們自己商議一番,給我弄一個簡報回來。”
陸恆揉了揉眉心,實在不想把簡單的事情搞的複雜化,不利於他進行統治。
眾人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