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安靜地等著周牧雲說話,而不是打亂他的思緒。
周牧雲就道:“以前,還有一種出現過的比較好玩的培訓班性質的內容,有那麼點賭徒的性質。”
“設定了培訓班的時間與期限,但是,帶教老師是不定的。”
“只有在培訓的過程中,當場的帶教老師,覺得他們帶不了,或者說是培訓班的舉辦單位,覺得客觀意義上,目前的老師已經失去了他本該承擔的教學意義。”
“這個帶教的老師就會被替換掉,從低階職稱到高階職稱,從低年資到高年資,最後能夠讓哪位老師出來講課,就全靠班裡面的學生資質。”
“以前,有一段時間,一些單位很容易利用這樣的培訓班來玩陰陽戰術,騙錢,後來就慢慢地減少了這種性質的培訓班。”
“但是說不定,這一次,京都三醫院的老師會把這個模式幫出來。”
周牧雲說完之後,餘橫就開口了:“那如何評判到底當前的帶教老師是否失去教學意義呢?”
這種事,他還真的聽說得不多。
“一般來說,會設立一個大概的範圍,當師者的能力達不到1.5倍或者具有學生的知識盲區的時候,是很難進行帶教形式的學習的,可以進行交流性的學習!”周牧雲又解釋道。
然後補充:“當然,這個標準是因人而異的,可能每個學校的標準,每個時候的標準都不一樣。”
帶教學習和交流性的學習模式,完全不一樣。
粟敏接道:“那也就是說,就看這次過去,彭鵬老師還在不在唄,如果還在的話,證明咱們就沒得玩了。只能跟著彭鵬老師學幾天了,如果不在的話,咱們可能說不定,能夠把院士老師給請出來咯。”
“這些就只是猜測而已,也有可能是我們猜錯了。”
“彭鵬老師只是我們第一天的帶教老師而已,然後每天的帶教老師都不一樣。”周牧雲又說。
“然後或許,這五天都是彭鵬老師帶我們,也說不定。”
四個人都看了周牧雲一眼,翻了翻白眼:
大哥,你這是念經呢還是在玩繞口令呢?
……
午休的時間,差不多就只到兩點,共計一個半小時。兩點鐘的時候,就又要重新趕到示教室,參與第一節第三講的內容,也是今天的最後一講。
因為有了上午的共同相處時間,周成五人中午聚集到了一家麵館,後來又轉戰到了肯德基店,討論了比較久的關於這次培訓班的班制問題及老師的問題。
然後,才各自交流了自己的來頭。
年紀最大的人是,周成,26歲。
學歷最次的人是,周成,本科畢業,碩士研究生未入學。
年紀最小的人是,餘橫,22歲,目前是復大醫學院八年制本碩博連讀的學員,目前碩士第五年,才剛好選中了骨科的專業。
而且,餘橫還說起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好像去年的時候,他被湘省的楊弋風教訓了,但是楊弋風比他大了一歲,他不服氣,打算什麼時候要找楊弋風去找回場子的。
這才昨天晚上聽到湘省的人,卻沒看到想要見到的人,有點兒生氣。
像個孩子一樣。
周牧雲,25歲,專業型碩士二年級,來自和協。
甄行,23歲,專業型碩士研究生二年級,比周牧雲還小兩歲,是周牧雲這個逼喜歡裝嫩,所以知道甄行和他同級,但是他卻叫甄行師兄。
看來他正常的入學年限,成了他天才之路的最大掣肘。
粟敏,24歲,本碩連讀,目前第六年,魔都交大附屬瑞金醫院的骨科碩士研究生在讀!
所以,在自報了各自的學歷和身份之後,周成當前的學歷就有那麼點刺眼了。
沙市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