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調虎離山 風險越高,收益越大
黃承奉被退回內官監, 朱永賢雖未刻意刁難,但宮裡的人哪個不是人精?都知道他得罪了燕王,根本不敢再給他安排體面的差事。
一是, 擔心朱永賢日後得知此事,對內官監心存不滿。二是,萬一黃承奉在新主子面前又出了差錯,搞不好內官監也要跟著吃掛落。思量再三,安排他去看守皇陵。
黃承奉頗有野心, 一門心思往上爬。他在皇城司時得了陳仁貞的青眼,朱永鴻對他的能力亦十分信任, 否則不會將他調去燕王府做承奉。
現在派他去守陵, 相當於他的職業生涯已經看到頭了,最終的結局就是老死在皇陵。
黃承奉內心天人交戰, 若是去守陵, 雖能保下半生平安,但太過窩囊。若是告發裘智,肯定被朱永賢嫉恨,而且自己背主, 亦為當今天子所不容。
不過他心裡清楚,在沒有處理裘智前,皇上還會留自己一命。這期間萬一找到機會, 讓陛下改變心意,豈不就飛黃騰達了。
他思前想後,最終決定兵行險著,拼上一把,總好過後半生困頓悽涼。
黃承奉找到了內官監的掌印太監。內官監掌印太監姓胡,是朱永鴻的親信。
他跪伏在地, 泣不成聲道:“大人,小的有緊要之事稟告陛下,關乎燕王殿下聲譽。宮中有奸人狐媚作亂,意圖陷殿下於不忠不孝之境!”
胡太監半信半疑,滿朝文武都知道朱永賢一心想做閑王,怎麼會做出不忠不孝的事來。但事關聖上的寶貝弟弟,他不敢怠慢,將黃承奉的話一字不差地彙報給了當今。
朱永鴻早就聽說弟弟把黃承奉退了回去,但從未派人打聽過到底發生了什麼。如今聽了胡太監的奏報,立刻命人將黃承奉帶了過來。
黃承奉當即添油加醋,把朱永賢和裘智的事講了一遍。不過他明白當今的心思,一個勁往裘智身上潑髒水,只說是裘智勾引朱永賢,把朱永賢摘得一幹二淨。
朱永鴻一向喜怒不形於色,嬉笑怒罵收放自如,但聽完黃承奉的講述,氣得面色鐵青,渾身發顫,過了許久才冷靜下來。
黃承奉是燕王府的人,既生背主之心,朱永鴻本想當即賜死,現在見對方識趣,不介意多留他幾日。借他的手處理了裘智,再把他送去延福宮任由弟弟處置,讓朱永賢出氣,以免傷了他們兄弟的感情。
朱永鴻略一思忖,瞬間有了對策。決定暫時按兵不動,待朱永賢回京後,讓李堯彪調虎離山,拖住了弟弟,自己趁機誅殺裘智。等朱永賢回宮後,一切塵埃落定。
弟弟的脾氣雖然有些倔強,但木已成舟,估計鬧過幾日也就罷了。
李堯彪從西山回京,朱永鴻聽他彙報完莊家的案子,屏退外臣,單獨留下了李堯彪。
李堯彪知道朱永賢與裘智關系匪淺,有意為二人遮掩,是以彙報案情時絕口不提裘智的表現,生怕引起聖上的注意。
朱永鴻指尖輕滑過案桌,撥弄著茶杯的杯蓋,輕輕一扣,發出清脆聲響,李堯彪的心也隨之一顫。
“燕王一切都好?”朱永鴻淡笑問道。
李堯彪心裡發毛,強作鎮定,掩住心中的慌亂,躬身道:“王爺尚好。”
朱永鴻不動聲色,似是隨意地問道:“聽說他身邊有個叫裘智的秀才?”
李堯彪一聽便知,當今已經清楚了裘智和朱永賢的事。朱永賢是聖人心尖上的人,肯定不會被罰,裘智怕是要難逃一劫了。
他心中又驚又懼,面上卻不顯分毫,既然之前並未主動提及此事,現在更不敢說自己知道二人的關系,只能硬著頭皮撒謊:“微臣見過他一次,此人倒是有幾分小聰明。”
朱永鴻掃了李堯彪一眼,看不透他心中所想。他是李堯虎的弟弟,朱永鴻不願深究,只冷冷地評價了裘智一句:“只怕是太過聰明瞭。”
李堯彪不是沒良心的人,順郡王以及莊家的案子能這麼快偵破,全賴裘智的協助。可如今皇帝已經知道了對方的存在,自己無法再幫著遮掩,只能心裡替他默哀三秒了。
進入臘月,朱永鴻安排妥當,齊王天天在府中操辦喪事,李堯彪則奉命守在城中,等候朱永賢回京。
齊王好辦喪事不假,只是臘月辦事太不吉利了,但胳膊擰不過大腿。皇上有命,別說臘月裡出殯了,便是要他當場服毒,他也只能照辦。
李堯彪接了這個差事,心中亦是叫苦不疊。朱永賢對裘智用情至深,他知道真相後,怕是這輩子都不會放過自己了。然而皇命不可違 ,先把眼前這關過了再說,以後的事以後再說了。
王仲先寫完春聯,放下筆,端詳片刻,自覺筆勢矯若驚龍,行雲流水,不禁暗自得意,心想自己果然有顏柳之才。
“遒勁有力,鐵畫銀鈎。”一旁的潘文子由衷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