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想看,大秦居然暴虐,可賢才無數,帝王英明,為何不能打造一個如盛唐一樣的新的大秦?
越想越覺得靠譜,張良可恥的心動了。
他甚至覺得,比起胡人禍華,比起他終身不得志,好像……投靠大秦也不是不行……
沒人清楚他們怎麼想的。
只知道在今日過後,出現了一位不斷往咸陽奔徙的旅人。
……
……
所謂盛極必衰。
李隆基才幹可以,卻有貪花好色,樂衷享受的毛病。
眼見盛世繁華,李隆基自我滿足了,開始沉溺於享樂之中,不思進取,不再節儉,不再忙於政事。
他聽信讒言,殺害親子。
他追求美人,聽聞兒媳美豔絕倫,豔麗無雙,強迫招她進宮。
他揮霍無度,對後宮賞賜金錢無度,用以討美人歡心和舉辦宴會。
他失去了明智的雙眼,貶謫正直負責的臣子,重用口蜜腹劍的人。
他在朝廷不甚清明,政治黑暗腐敗的時候對外發動戰爭,導致臣下多次挑釁異族,邊境戰亂不休。
他……
終於,盛唐也撐不住了。
安史之亂髮生。
安祿山等人舉兵造反,李隆基被迫出逃。
到了馬嵬坡的時候,有臣子認為皇帝寵妃楊貴妃極其家人才是國家蛀蟲,請求皇帝絞殺楊貴妃。
為了安撫身邊的軍士,李隆基順從,當即縊死楊貴妃。
之後經歷數年征戰,叛亂終於停息。
然而大唐,再也不復盛世之景。
多麼熟悉的場景。
當初,胡亥也是貪圖享樂,重用奸人,才害得大秦迅速走向衰敗。
只不過,大唐根基穩固,承受住了這一次劇變。
而大秦根基不穩,步子邁得太快,各處弊端無數,以極快地速度走向滅亡。
每一次看影片,嬴政都要拿別的皇帝、朝代進行對比。
只有進行深刻對比,才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才能改善,幫助大秦傳承萬年。
任何值得學習的地方和經驗教訓,都被他記錄下來,整理妥當後將寫入族譜。
凡秦國趙氏一族,須以此為戒,不得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