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東征,儀式也是一樣,禮部、欽天監依然還是要做一些例如焚香這些工作,然後太子依舊要講一些鼓勵兵士的話,並要親自給出徵人員每人端一碗酒,只喝一半,另外的自然有人迅速封存並帶回北平,等東征回來再喝另外一半,這方法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想法不錯,大家也都沒有意見。
太子監國的勉勵結束,就該皇帝說話了,皇帝今日來就兩件事,一是宣佈護衛艦入水,二是宣佈東征開拔。
每一艘護衛艦的出場順序早就跟皇帝說過,首先出來的是沙州護衛艦,畢竟大漢皇朝起源沙州,這樣的一艘艦肯定還是要的,跟杭州艦一樣,這艘戰艦後期將常駐南海港;第二艘名為長安護衛艦,關於這艘艦的取名,跟皇帝和太子都溝透過,最早的想法是以中州命名,中州是曾經的陪都,命個名也是可以的,但最後還是選了長安,長治久安的意思;第三艘命名為揚州護衛艦,這個命名也討論了很久,揚州郡這個名是一統九州後才出現的地名,從杭州郡分出來的,本來皇帝想用“酒城”命名,但封小剛覺得還不如用揚州,因為這艘艦會常駐杭州港。第四艘想都不用想,就是北平護衛艦,作為帝都,無論如何都是要有一艘命名戰艦的;
最後一艘一樣是驅逐艦,但是就比剛剛的大更多了,憑空出現放在水面的大艦,上書大大的紅黃交錯的字“大漢皇朝”,大漢皇朝護衛艦比杭州艦大了整整一倍,亮瞎了所有人的雙眼,作為水師主帥的吳靈聰,想過杭州艦是最小的,但是他的思維就是想到,比杭州艦大一些而也,大不了多少吧?對於其他人來說,包括皇帝,他看過戒指空間放在地面的投影,只是覺得要大一些,可是這實物比“大一些”大得太多。皇帝倒是不知道封小剛怎麼把這些字弄上去的,因為這些艦要是放出來,陸地上可站不穩的,水面的話,河裡也是不行的,北平河的深度不夠,他不知道封小剛可以直接在戒指空間的投影中寫書這個字,只是比較麻煩一點而也。
東征之後,沙州號將正式入駐南海港,揚州號入駐杭州港,北平號入駐天井港,杭州號則屬於訓練用艦,不設常駐港口;至於大漢艦,同樣是天井港。
皇帝沒有登其它艦,他跟太子一起登上了大漢皇朝護衛艦,因為時間夠多,皇帝特許,在場所有官員、民眾、以及不參與出征的兵士都可以有序的登艦走一圈,等所有人都走過了,時間也就差不多到了開拔的時候,新組建的郡軍和隨行的郡王和王府官員挨個登艦,準備開拔。
五月初一零時,皇帝準點宣佈:東征南朝國,開拔!四艘戰艦鳴笛啟航,杭州艦則繼續留守天井港。
大漢艦第一次出征,需要訓練,訓練的內容是新的科目,艦載起飛和降落,難度是有的,好在之前訓練出來的親衛隊飛行員個個技術高超,沒有引發什麼大的威險,主要是都在白天進行訓練,晚上所有人是要上文化課的,這次隨行的新封郡王是十五皇子,按大漢的標準剛剛成年,他一直帶著官員和護衛一起,看封小剛和劉思雨對親衛的訓練,又看到夜裡,花了差不多兩個時辰教親衛各種文化知識。無論是十五皇子還是官員甚至那些護衛以及新編郡軍,才真正體會到封家軍親衛隊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
十五皇子則是體會到自己的這個姐姐的恐怖之處,艦上的訓練器材,只要親衛隊不用的情況下,他們都可以用,可是那用鐵繩拉起來的鐵塊,他跟自己兩個護衛一起,拉了半天都拉起來不足尺高,可他的姐姐十三公主,看起來很輕鬆的就拉起來了。看得劉思雨笑了半天,取笑他“十五弟,你得加強鍛鍊啊,這身板不行!”
涉及到要訓練,航行得比較慢一些,五月初五凌晨才看到海岸線,這一戰,封小剛和劉思雨並不準備身先士卒了,一切交給上官和周至去處理,當然,他們也是要登陸的,等親衛隊登陸之後,封小剛他們才開始行動,南朝國的這個小港口,戰艦是沒辦法靠得太近的,橡皮艇多的是,艦載起飛和降落只是訓練,並不用於這次戰鬥,集體用橡皮艇登陸。
對待南朝國,皇帝並沒有像對小島和大漠那樣弄成全員奴隸,情況不同,小島和大漠都曾入侵過九州大陸,但南朝國沒有,所以東征下旨,對於根本不抵抗的,就接受投降,但對於皇室和抵抗勢力一定要斬草除根。
非常搞笑的是,南朝國並不知道親衛隊居然是從海上殺過來的,南朝國皇室把所有兵力含皇家護衛隊全部放在了北部與大漢皇朝平城郡交界區域,其它地方包括皇城都沒放一兵一卒,這可就慘了,親衛隊就這麼各村落各鎮一路橫推,一直推進了皇宮。
遇到有城鎮官府組織了民間力量進行抵抗,那就不好意思了,凡抵抗者一律格殺滅族——當然,還是要喊話的,喊話工作是在登陸之後找的幾個在南朝國做買賣的大漢人負責的,在親衛隊行動之前放下武器的,視為投降。不投降就滅族式的格殺。
親衛隊的行動太快,後面跟著接收村落鎮城的行動速度也很快,被一路橫推的資訊並沒有傳到皇室,這就麼一個村落一個城鎮佔領著走,弄得隨行一起的三軍主帥傅雷都看呆了眼睛,一是基本上沒有抵抗讓他百思不解,二是親衛隊的戰法過於離奇,一旦遇村落就四散圍起來,遇城也是,就是先保證不會傳出訊息,第三點就更恐怖,進入戰時狀態的親衛之間交流根本不說話,各種手勢層出不窮,有些手勢他在天井港看到過,但更多的手勢他根本沒見過,上官和周至的各種手勢一出,就看到有親衛領命出發,然後……沒有然後了,敵方抵抗的人一個個就沒了,各鎮的官府大人要麼被弄暈,要麼被捆起來,就像天井港看到的一樣。
等親衛隊打進了皇宮都已經把所有人控制住,南朝國皇帝、皇室眾人以及南朝國朝廷才反應過來,只是為什麼沒有北部傳來的奏報?北部?連封家軍親衛隊的影子都沒見到過!只是控制圍住,圍而不殺,大漢武帝的國戰戰書說得很清楚,大漢二十六年七月三十日滅南朝國,這個時間是不能提前也不能推後的。
控制住了皇宮和朝廷,交給了即將上任的大漢皇朝漢城郡王十五皇子所率的郡王府官員處理,隨行一起的封家軍漢城郡軍控制住了每一個佔領的村落和鎮城以及皇城皇宮,親衛隊還得繼續出發掃蕩,除了北部不掃,但是留了人看守住了北部回朝的通道,凡是遇到回皇城報信的,一律殺了。
等掃平了全境,這才集合起來,開向南朝國北部,南朝國20萬大軍,全部集中在這裡,對面是平城郡的範圍,守軍是封家軍平城郡軍,人家只是守著不讓你打過去,他們也不開過來打。但是,後方來的親衛隊一上來,就意味著這支20萬的南朝國大軍,陷入了包圍,想從北部逃那是逃不掉的,別看平城郡軍只有5萬放在那裡,但那是封家軍,裝備的是什麼武器呢?不是親衛隊的武器,而是來自大漠的戰刀,在鎮守期間,整天就在南朝國兵士的眼皮子底下訓練,也不怕對方看到,拼刺、集陣、騎射或者騎兵對打,都是真刀真槍的來玩的,雖然不會死人,但受傷是很常見的事情。整得南朝國兵士人心惶惶,他們知道對面的只是大漢的郡軍,但這支軍隊看起來可比當時他們遇到的那支北洲的大軍更讓人膽寒。
等親衛隊攔住了南朝國大軍左右兩翼和後退的道路,商人繼續喊話,南朝國皇室已被封家軍親隊隊佔領,封家軍親衛隊接受無條件的投降,至於有條件,那你可以去找閻王爺談。幾個商人的喊話聲很大,對面的郡軍將士都能聽到,其實他們下層兵士也很奇怪,這都過去兩個多月了,怎麼沒見著親衛隊從他們這裡過。一聽到親衛隊在敵軍後方,在這裡負責領兵的副將才告訴手下的兵士,咱們的將軍親衛隊,已經完成了整個南朝國的掃蕩了,對面這些南朝國大軍,應該就是南朝國最後的抵抗力量,咱們的任務,還是一樣,不讓他們過界,過界就殺。
全部投降是不可能的,至少屬於南朝國皇家護衛隊的統領就是一條好漢,拿箭弩就想把叫降的商人射殺,可是他的箭弩剛抬起來,拉都沒拉開,自己就先倒下了,你當親衛隊的狙擊手是白瞎的。
喊話的商人也不怕,這樣的事情之前遇到過,有些鎮城的官府官差就做過類似的事情,結果一樣的。商人繼續用朝語喊話“哎呦,我好怕呀!來來來,還有沒有好漢繼續拿箭弩射殺我,或者跑上來把我斬了也行啊!沒種啊?沒種就趕緊投降吧!看到沒?爺們才是男人,至於你們,就是南朝皇宮的陰人(南朝國的太監叫陰人)。”
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啊,可能有人還是想投降的,結果被他這麼一叫喚,副統領和幾個小頭目嗷嗷叫著就往前衝,可結果不言而喻,兩步,最多的跑了三步,自己倒下了!這下好了,拿著刀劍的南朝國護衛隊員自己把刀劍丟了,連同南朝國的戍邊大將軍自己也把劍給丟在地上,開玩笑呢?對面就看到一個人,而且明顯根本不是兵士,就這麼站在離他們三十幾步的地方,自己這邊動一個沒一個,怎麼沒的,不知道!那些封家軍親衛隊員在哪?不知道!這仗沒法打,而且聽到皇宮都被佔領了,又接受投降,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戍邊大將軍和幾個將領是這麼想的,也還有頭鐵的,嗷嗷叫衝出來,然後就倒下,在倒下數十個之後,再也沒有人敢衝出來了,這樣的情況,在整個邊境各個地方都在上演。
等到再也沒人出來了,封家軍親衛隊員才一個個的冒出來,他們穿的是什麼?有跟地面一樣顏色的衣服,有跟樹一要顏色的衣服……總之,沒有一個穿的衣服是正常顏色的。
南朝國大軍扔了武器集體趴地上了,平城郡軍就能完整的看到對面的場景,這樣的狀況把他們也嚇著了,別看包括副將在內的幾個頭目都是封家軍的老兵,但也是第一次見到親衛隊的人是以這樣的方式出場的,看看他們的臉,跟衣服一模一樣的顏色,這就麼往地上一趴,往小樹叢裡一躺,誰知道那裡有人啊!
收到了親衛隊的訊號,後方的郡軍大部才趕來,接收降軍並帶回南朝國皇城。親衛隊並沒有一起走,而是集體上前跟自家在平城郡軍的兄弟們打招呼,仗雖然打完了,但親衛隊還沒有回南朝國皇城彙報,所以酒是絕對不能喝的,就是簡單的吃了點飯,順帶幫忙教了一些訓練方法,這才返程。
返程前當然還有一個任務交給平城郡軍的兄弟,回北平城傳捷報,原本封小剛想把這個好差事給親衛隊的任何一個兄弟的,結果大家都說,不如給平城郡的老夥計們,七個人七匹快馬,讓他們去報信,讓他們報,就說明我們已經掃遍整個南朝國了。要求平城郡負責報信的兄弟,一定要在八月一日入城,不能早,也不要晚,就是八月一日日出的時候進城。說實話,時間有點趕的,不過也不要緊,軍中快馬,到每個鎮都有大漢押運,他們會幫忙提供快馬。
大漢二十六年七月三十日午後,全皇城戒嚴,但是皇城的民眾被郡軍集體趕到了皇宮門口來看斬頭。斬誰的?整個南朝國皇室及皇族,皇族人口不多,才200來人,朝廷大臣也不是太多,200多個,宮女,陰人之類的也就400多人,很不幸,同樣要給皇家當陪葬。南朝皇帝和皇室主要成員是被斬頭的,其它人是被亂槍打死的,給了南朝皇城民眾極為深刻的教訓。
這些做完,封小剛親自宣讀詔書,南朝國都改城大漢皇朝漢城郡,享有大漢諸郡同樣的權利和義務,從今日起,三年之內,漢城郡所屬,必須學會九州話,你自己在家怎麼說怎麼交流那官府不管你,但是出了家門在外就必須說九州話寫九州字,各級官府收的狀紙必須是用九州字寫成的,不會寫不要緊,官府有專門的人可以幫忙代寫,至於費用會先記著,誰輸了誰來承擔這筆費用。
內容很多,封小剛是用朝國語言讀的。因為詔書嘛,就是讀給當地人聽的,自己人到時候這詔書拓印出來往外一貼,大家都認識。
大漢二十六年八月初一日出時分,七匹快馬從東門衝進了北平城,直達皇城東門,從城外就開始集體大叫,東征大捷,一直叫到皇城東門,被值守太監趕緊帶著入皇宮,這個時候正好還在早朝。
隨著太監宣旨入殿,七個封家軍老兵,平舉南朝國的玉璽之類的物品,進殿奏報。
隨後,皇帝明旨天下,大漢皇朝二十六年七月三十,南朝國滅亡,版圖納入大漢皇朝,稱大漢皇朝漢城郡,冊封十五皇子為漢城郡王,著三軍主帥傅雷調撥10萬兵士組建封家軍漢城郡軍,著上將軍在封家軍各地郡軍中選拔將領擔任漢城郡軍各級將領。
該明旨透過最新一期《大漢週報》發到大漢全境,舉朝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