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洲城距函谷關以西近六百里,沿途經過很多小鎮,但是沒有任何駐軍,一路通行無阻。封家軍的軍紀相當好,包括隨後的杭州郡軍也都沒有出現過擾民的事件。這是一條官道,經常會有行商經過,大漢大軍西征的訊息早就傳過來了的,對於封家軍,西秦的民眾經過行商的傳述,也是有所瞭解的,所以一路就無數人聚在官道附近圍觀,更有較為開放的年輕閨中女子,對著走在前面的親衛隊員包括五皇子拋眉弄眼,但沒人對封小剛拋眉弄眼!這也難怪,傳來的訊息那可封家軍的將軍,大漢皇朝的駙馬爺,身邊的可是他的正妻,大漢皇朝十三公主,雖然封家軍軍令嚴厲不能擾民,但保不得公主殿下一個不爽,你就小命不保了!
因為不是大漢子民,這些民眾倒不至於要跪服在地對皇帝行禮,但是不影響他們圍觀並對一行人指指點點。對於圍觀這種事,封小剛經歷了成州(所有的州郡,皇帝已經下旨,把洲變成了州)的刺殺風波,親衛隊開路的時候,明言要求民眾離官道的距離要有多遠,靠近者殺無赦。對於封小剛的安排,皇帝沒有表態,但他知道成州刺殺事件,小心一些總是好的。
歷經月餘之後,方才兵臨長洲城下,沒辦法,皇帝跟著,走得實在太慢啊!
遠遠望去,長洲城頭密密麻麻全是兵士,長洲皇室果然把20萬大軍全部放在了長洲城,而且全部放在了東門至皇宮一帶,其它三門根本不守,這對於封小剛來說,更是大喜事。
因為沿途的動靜太大,城內東門至皇宮這一帶的民眾早早的就跑了,有些跑到了城外,有些跑到了城內其它地方的親戚家中或者客棧暫住,總之,東門至皇宮,除了兵,沒有外人,甚至沒有別的活物!
親衛隊員中,噪音最大的就是隊長上官雄飛,還是他出面喊話,正而八經地一本宣科:
“大漢皇朝武帝於大漢二十一年三月初六通告天下,欽賜封家軍於當年六月初六開拔,西征九州大陸西部三洲。大漢二十二年九月十五,大漢皇朝武帝再次通告,決定御駕親征西秦,今我朝武帝已率大軍兵臨長洲,將於明日日出之時展開攻城。”
是的,沒說讓長洲投降的事情,御駕親征,不存在讓對手投降的說法,打就是了!告訴你們我方攻城的時間,今晚好好吃頓飽飯,別當餓死鬼!
長洲城有著千年歷史,土築的城牆。秉承對華夏十三朝古都西安古城的懷念之意,此戰封小剛決定還是動用黑鷹,城門和城牆要是被炸燬確實太可惜,這可是千年古城,能不損傷,儘量不損傷。
偵查回來的上官雄飛和周至眾親衛隊員建議從西、南、北入城,封小剛就說了一句:那是懦夫的行徑。
眾人反應過來,是啊,西秦對那三門都不防守,兵力全都放在東門這邊,如果我們走那三門,跟偷襲有什麼兩樣?親衛隊有親衛隊的驕傲,不是硬骨頭,親衛隊還不屑於去啃呢!
“這一次,咱們讓西秦看看,什麼叫空降兵!”空降兵,親衛隊曾經有過的訓練科目,眾隊員一聽,熱血沸騰,想想自己順著一根繩子從天而降,就這麼出現在敵人的後方,多麼過癮的事情。
夜裡有親衛隊進行輪值,安全方面不用太擔心,一夜無話。
第二日太陽昇起,第一批入城的空降兵已經進入黑鷹準備就緒。
是這樣安排的,每一批次12人,先是在機上對地狂掃一通,掃出一片可以用於降落的區域,然後迅速完成空降並散開佈防,然後再運送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空降入城的就是36人加兩個指揮人員,其它的在外面等候入城親衛控制城門,再入城。
而且封小剛還特別吩咐,要大家儘量使用槍,儘可能不要使用手雷等相對大規模的殺傷力武器,以保證城牆城門及皇宮的完整性,當然了,城內就隨便了,盡情發揮,僅限於城牆城門和皇宮。
為了爭奪空降入城的機會,親衛隊員從夜裡到早上相互爭得面紅耳赤的;爭歸爭,等封小剛的命令一出,大夥還是快速行動。這沒啥爭的,因為親衛隊100人,4人一個小組,除去一正一副兩個隊長,還有兩個小隊長不參與分組,96個人,從第1小組到第24小組,前12小組為第一小隊,後12小組為第二小隊,這是訓練時就已經分好的!第一小隊的前九小組作為空降入城部隊,帶隊的就是上官雄飛和一個小隊長。
當黑鷹咆哮著飛越長洲東門城牆,當子彈如冤魂索命一般打入每一個守城兵士的心臟,當城頭及城內地上的兵士成片倒下,作為九州大陸西部三洲的最後一洲,在場還活著的兵士才體會到什麼叫做人間煉獄,體會到什麼叫做天外飛仙,體會到什麼叫做封家親衛!
什麼叫打仗?打仗應該是大家拿著刀劍兵器,你砍我一刀,我斬你一劍,還有一些使用棍棒的,就是我敲你一棍棒,打得有來有往,這才叫打仗啊!可是封家親衛隊不是這麼打仗的,他們用的是什麼?那就是早已流傳於九州大陸的槍嗎?在那麼高那麼遠的地方,就把我身邊的兄弟打死了,甚至這個兄弟都沒哼一聲!哦,我好像也被打死了!
封小剛自從重生到九州大陸就發現一個問題,這個世界的兵士,居然很少有逃跑的,前赴後繼的往前衝,就是不會四散逃跑。很多時候看到這種情形,封小剛都忍不住會想,活著不好嗎?你們這麼往前衝,跟送死有什麼兩樣呢?在他給親衛隊和封家軍的訓練裡,就曾明言,如果遇到自己打不過的軍隊,逃跑並不可恥,保住性命比什麼都重要。雖然目前看來,無論是親衛隊還是那4000名原始的封家軍,都仍未遇到能跟自己一戰的軍隊,但是誰能說得準呢?封小剛自信是有限度的,那就是他覺得既然他跟劉思雨能出現在這個世界,十五個吳府孤兒孤女也能出現在這個世界,說不準還會有別的人也會出現,他能帶著這些武器裝備出現,那誰又能百分百肯定,別的人不會帶著更猛的武器出現呢?所以,他訓練隊伍時,就反覆強調,如果自身實力弱於對方,可以選擇性的撤退,這並不可恥!只要人還在,就還有機會反敗為勝!
僅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城門、城頭,附近箭弩能達的範圍,都沒剩下一個會動的敵軍,長洲東門大開。空降入城的36個人此刻被分成四個小隊,每隊8人,剩下4人做為聯絡兵,這四個小隊用於做什麼?四個城門的守衛,配發的武器全是輕重機槍,用於交叉封鎖城門,而率先入城的上官雄飛和第一小隊的隊長,就分別負責其中兩個城門。
從東門到皇宮東門,也是皇宮的正大門,足足5裡。從介紹九州地域的歷史書籍中瞭解到,長洲城,長14裡,寬14裡,西秦皇宮長4裡寬4裡,都是正方形的。
城內怎麼打?東門到皇宮這條道筆直,就像拿直尺畫出來的一樣,也很寬,可以同時並排15人錯身行動,皇宮在長洲城的正中心。
身邊還有62名親衛隊員,簡單給周至說了一下戰術,就全權交給他去指揮了。什麼戰術,15個親衛,排著往前推,把自己身上彈夾打完,撤到後方換15人繼續,就這麼迴圈,至於周至和小隊長,你倆愛咋來咋來吧,你倆玩出花來我都沒意見!
順便,封小剛還提前安排了攻到皇宮之後的安排,跟之前安排四個城門一樣,讓周至選38人組成皇宮四門的守衛,至於剩下的24人,那是打進皇宮內部,去清場的人了,很不幸的是,明言了,周至和剩下的小隊長沒有這個機會,他倆的任務跟上官和第一小隊長是一樣的,守皇宮四個大門。
大漢二十三年正月初六,長洲建城千年以來,從未經歷過的血腥之日,外城內城東門一條線上,根本沒法正常行走,滿地的屍體,若不是後面的大軍派出兵士來做隨後清掃,皇帝的車駕根本沒辦法入城,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杭州郡軍帶隊的是封家軍的一個小頭目,曾參與過高唐關一戰的善後工作,他已經習慣了自家將軍打仗的殺傷力,但是杭州郡軍多數可都是之前東吳兵士,他們還真沒見過如此場面,死亡的沒有一個是大漢士兵,滿大街都是死人,甚至有兵士邊搬死屍邊吐,弄得小頭目很生氣,“趕緊的,陛下還在後面等著要入城呢!”
直到打到皇宮東門,封小剛都沒想明白,這西秦皇帝是怎麼想的,好歹跟前世讓華夏一統的贏氏是一家,這樣的排兵佈陣,真是讓人看不懂,當然,連長洲的將軍叫什麼,他都不知道,他只知道西秦的皇室是贏姓,跟華夏始皇帝是本家。
20萬人,就這麼擺在東二大道(劉思雨新取的名,東門對東門嘛,東二大道)及周圍,然後就是成排成排的倒下,打到皇宮東門,沒兵了!皇宮內部一個兵都沒有!
所以封小剛看不懂!
西秦皇室是九州大陸北洲皇室之外,人口最多的,皇室貴族有2000多人,全部住在皇宮,宮外一個都沒有。
西秦朝廷也是除了北洲之外,朝官人口最多的,拋開長洲衙門的幾個大老爺官員和官差不算,朝堂、工吏兵戶四部共計1500多人;長洲衙門有800多個(含官差);皇宮太監侍女之類的,有大約40005000人吧?至於皇宮護衛,就是東門外最後那批被打死的。
現在這些人在哪裡,全部集中在皇宮內,皇宮東門內,一個很大很大的廣場上面。
這個秦皇,應該是清楚封小剛的作風,畢竟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最早的中州趙國、隨後小島皇室、夜郎王國、西蜀成洲,凡是抵抗的,一旦打仗輸了,封小剛一定會把你皇室成員聚起來,當眾人槍決的,而且還要文武百官和官差甚至是平民來圍觀!所以,大概秦皇就是這麼想的,我打輸了,也懶得給你增加麻煩,我自己先把所有這些人都聚在一起,省得你打完仗還要一個個去找來。最關鍵的是,不知道誰的嘴巴不緊,封小剛在成州的凌遲審訊,傳得九州聞名,漁網綁起來,一刀一刀的割,還不會讓你馬上就死掉,聽說,可以割幾百刀甚至幾千刀上萬刀都不會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