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開武館則不一樣。
陳德厚最開始開武館的時候,甚至連武館都沒有,他就在華人扎堆的一個地方招人,教導的地點就是一個空曠的場地。
而阿偉,就是陳厚德第一批收的徒弟。
正是因為阿偉跟著陳厚德學武,阿玲才認識了陳厚德。
對於阿偉跟著陳厚德學武這件事,阿玲一開始其實是不答應的。
倒不是她看不得自己弟弟學習本事,而是在阿玲的心中,覺得學武根本沒出路。
要知道他們可是生活在阿美利卡,武術要是說強身健體的話,在阿美利卡健身練的肌肉可比練武明顯得多,而且塊頭也更大。
至於說靠武術來增強身手然後打架,那武術就更沒用了,阿美利卡的槍支氾濫,練武再厲害,還能抵得過子彈不成。
但是阿偉少年心性,自然是勸不住的。
陳厚德依靠教人學武打響了自己的名氣,也積攢了一定的積蓄,然後經營起了寶芝林,然後逐漸從武館轉型到跌打館,又變成現在的中醫館,不得不說變成了一個勵志的典範。
但是代價就是,他教匯出來的第一代弟子,因為學了武術,於是跟人打架鬥毆,最終大部分都喋血街頭。
對於這種情況,阿玲見到陳厚德,能有什麼好臉色才怪了。
“對不起,我原本是希望他們能夠強身健體,沒有想到他們一個個逞強好勝。”
陳厚德聽到阿玲的話,臉上也滿是無奈。
從他內心講,對於那批弟子的下場也非常惋惜。
實際上他本人並不是什麼喜歡爭強好勝的性格,原本也規勸過弟子們。
可惜的是,少年心性的人,在學習了一些本事後,能聽勸才有鬼了。
但是要說陳厚德真的無辜,那又不盡然,畢竟不管怎麼說,如果不是他第一批徒弟給他學費,他也不可能在阿美利卡落腳。
然後也是第一批徒弟學有所成,打出了名氣,陳厚德的生意才越做越好,然後還能夠轉型成功。
而且他是不是真的一點都沒有慫恿徒弟去揚名的心思,這也很難說。
畢竟內地的武師可都是有教出徒弟,然後讓徒弟去踢館,打響自己招牌的習俗。
這種習俗在天津最出名,而代價就是往往這個打響招牌的徒弟最終都會落得一個悽慘的下場。
畢竟踢館可是去砸別人招牌,是一件非常得罪人的事情。
武師之所以不自己上門,而是教一個徒弟上門,本身就是為了規避風險。
“喲,看來你還是一個有真本事的人,陳師傅,我剛好腳崴了,你幫忙正一下骨唄。”
張品聽到阿玲的話,也大概猜到了兩人之間的矛盾。
對這種事情,他倒是不像阿玲那樣對陳厚德態度很差。
雖然說阿玲的弟弟阿偉看起來像是被陳厚德坑了,但實際上他的一生又是有跡可循的。
從他出生的環境,生活的軌跡,哪怕是沒有遇到陳厚德,也很難有什麼好的出路。
而且現在人都死了,仇也報了,再來追究陳厚德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於是張sir出聲算是打了一個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