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在山不著急自然是不可能的。
甚至他都隱隱有些後悔聽張品的安排,沒有及時轉移之前的人質了。
聽到章在山的話,張品不由得低頭看了一眼對方,然後心中不以為意的搖了搖頭。
可能是因為專業工作就是拆彈,章在山的思維習慣很普通人差別很大。
“章sir真的相信他們會引爆炸彈,和我們同歸於盡?”
張品直接了當的看向章在山,然後問出了一個問題。
“這難道他們綁炸彈在身上不會引爆嗎?炸藥可不是什麼穩定性很強的東西。”
聽到張品的問題,章在山愣了一秒,然後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但是他明顯有些不相信。
“章sir是拆彈做多了,所以總以為所有的炸藥除了靠你們拆掉以外,其他的都會爆炸嗎?”
張品能夠理解章在山的一些想法。
很多人都會因為自身的原因,出現很多的固定思維。
這些固定思維最容易出現在一些特定職業身上,比如老師或者醫生,他們面對很多人都像是在面對學生和病人。
警察行業也是充斥著很多擁有固定思維的人,他們看每個人都像是罪犯。
章在山作為一個拆彈專家,看到炸彈就擔心會爆炸。
但是他顯然忘記了另外一個更關鍵的問題,那就是人性。
張品恰好對人性瞭解得相當透徹。
在他看來,那種把自己生命置之度外,不怕死的人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
正常來說,普通人裡面,一萬個乃至於十萬個裡面,出現一個那種不要命的傢伙,都已經是極少數了。
老師或者醫生為什麼容易出現固定思維。
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學校打交道的人大部分都是學生,又或者在醫院接觸的大部分人都是病人。
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極少數的機率就好像變成了百分百一樣。
警察也是同理,因為幾乎每天都是在和案子打交道,接觸的犯罪分子非常多,所以看其他人好像都是犯罪分子一般。
章在山平時接觸到的炸彈,幾乎都屬於緊急或者以外情況,接觸得多了,導致他看到炸藥就擔心對方會爆炸。
而張品卻不一樣。
雖然說本身因為罪犯裡面不要命的人比較多,但是看著面前十幾個傢伙,以及九龍出入口那邊還有二三十個綁著炸彈的傢伙,張品自然就篤定了這次炸藥肯定爆炸不起來。
因為這麼多犯罪分子裡面,肯定不可能全都想去死。
而這些不想死的傢伙,自然就不可能引爆自己身上的炸藥。
甚至因為他們不想死,他們也不會讓其他人引爆炸藥導致自己被波及。
“這些傢伙的目的,肯定是拖延時間,他們的首領肯定是從其他渠道逃跑了,把之前那兩個隧道維修人員帶過來,問問他們隧道里面是不是有其他安全出口。”
張品語氣篤定的朝著宋子傑吩咐,然後自己大踏步朝著陳家駒和大鬍子所在的方向走去。
他們兩人的談判,進展看起來就非常不爽利。(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