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在某次督爺召開的會議上,身為警隊一哥的曾向榮,突然提交了一份引爆全場的檔案。
檔案上,他竟然提議撤裁政治部。
政治部的歷史頗為悠久,可以追朔到1934年,其建立之初並非是為了應對某種政治或軍事情報危機。
在政治部成立的前幾年,鬼老英的軍情處也剛剛改革,名字也改為了安全域性。
當時港島以及鬼老英其他的殖民地,自然也隨著一起成立了安全域性分局。
彼時的鬼老英,在東亞最為看重的殖民地是李家坡。
東亞的安全域性總部也設立在此。
至於還是剛剛有起色不久的小漁村港島,分局也並不受重視,實際上也只是掛個牌子,直接由當地的警察部門託管。
期間二戰的時候,政治部又遭到了重點打擊,更是變得悽悽慘慘慼戚。
到了五十年代,因為環境變幻,鬼老英才第一次對港島分局有了新的工作目標。
當時的港島經過經營以及特殊的環境,成為了東邊的間諜之都。
西邊以港島作為東邊大國的觀察視窗,其他勢力也都把港島作為前哨站。
身為主家的鬼老英,自然也不可能放過這麼放任其他勢力放肆。
所以他們把港島的政治部定位成為穩定香港的核心力量。
政治部需要派出專人進入港府主要部門作為情報聯絡官,還獲得了臥底進入各大政府部門的行政合法性基礎。
如此一來,政治部的權力開始擴張。
甚至當時港島各政、府部門還特意派出自己的政務官員定期輪換進入政治部工作。
目的就是熟悉情報作業的流程和協助政治部協調其他部門。
有了絕對的權利,政治部到了七十年代後,又反過來成為了港島高管的搖籃。
最典型的一位,就是港島警隊第一位華人處長,對方就是政治部出身。
甚至連港島大名鼎鼎的icac,實際上一開始也是從政治部調遣人員領導和帶領才成立和發展的。
可是隨著鬼老英的殖民版圖越來越少,再加上國際環境也趨於平穩,原本的特務機構自然也開始走向衰落。
尤其是當鬼老英和祖國簽署了迴歸協議後,政治部的地位更是變得尷尬起來。
從八十年代開始,關於政治部撤裁的訊息便已經時不時開始傳出。
當然,傳了十幾年,卻一直都還是傳說而已。
但是大家都知道,政治部的解散已成定局,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可是當這件事真的被擺上檯面的時候,大家還是忍不住唏噓不已。
倒不是捨不得,只是心生感慨而已。
畢竟隨著政治部解散,與會的眾人便也知道,港島是真的要變天了。
督爺在看到報告時,倒是沒什麼表示,他甚至都沒有去翻看具體的資訊,便放在一旁,選擇了擱置。
也許是吹了十幾年的風,所以大家對於這件事的接受程度已經非常高了。
會上眾人的反應並沒有影響到這份報告。
甚至督爺把訊息禮貌性的傳遞到鬼老英本土,詢問總局,那邊的反應也非常平靜。
對方很快就同意了這份申請。
因為早就有所準備,他們早一天點頭,還能剩下不少經費呢。
在政治部同步撤裁的同時,張品也回到了港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