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秘密不秘密的,這次我是臨時過來和你談話,這家賓館也是隨便選的。”
楊建華看到四個躺在地上的傢伙,臉上有些尷尬。
張品等人畢竟現在還是屬於外賓,來一次這邊,結果就遇到了這種事,而且看樣子還是準備光明正大的打劫。
這讓她覺得有些丟臉。
“不過你放心,把這幾個人給我,我絕對會給你一個交代的。”
楊建華明顯是準備處理這件事情。
“好啊,你負責安排吧。”
張品也不想在這裡把事情鬧太大,畢竟這次主要目的是去韓國。
這麼一鬧騰,想睡也睡不下去了。
於是張品便乾脆問起了關於怎麼去韓國那邊的事情。
對於這點楊建華倒是很懂。
畢竟她的專業就是這個。
甚至她自己手上就有過去的渠道,但是張品否決了用對方的渠道過去這個提議。
誠然這樣更簡單,楊建華也值得信任。
可現在港島畢竟還沒有迴歸,自己要是用了對方的渠道,萬一有什麼問題,那可就麻煩了。
而且楊建華個人張品能夠相信,但是其他人,怕是就不好說了。
不走楊建華的渠道,那麼可以選擇的渠道就比較少了。
首先是這邊管得嚴,再一個就是需要隱蔽。
再一個就是張品等四人可是四個壯漢。
對於走私的眾人來說,攜帶老幼婦孺是最好的,畢竟這些人戰鬥力比較低。
而如果是壯漢的話,就需要擔心其中會不會有什麼變故。
畢竟做走私的,可不僅僅是為了賺那麼一點路費。
他們很多時候都兼職了販賣人丁,以及攜帶一部分不合法的東西。
很多時候,他們之所以帶人過去,只是為了用來掩護或者作為押運的器物。
所以張品等人作為陌生人,哪怕是和陳晉等人選擇分開聯絡登船的渠道,從黃海去那邊,也不是所有的渠道都會接收。
這些人能夠成為邊境的偷渡者,開闢出合適自己的渠道,不可能一點警惕性都沒有。
面對著四個可能超越自己控制能力的青年,幾人可選擇的渠道自然就有點難找。
這也是張品之所以只帶三個人的原因。
人一多,安全問題就很難面面俱到。
萬一還沒有到韓國就折損人手,那到時候樂子就大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張品雖然和陳晉以及周星星分開住,但是並不準備分兩批偷渡到韓國。
不過還好,延吉有著八十萬朝鮮族,和韓國那邊算得上同宗同源。
所以這邊並不缺少去那邊的渠道。
楊建華很快就給張品送來了一個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