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到底如何,其實並不重要,只要他們打造了其他的模範,然後再這麼宣傳,不會有太多人去追究真相的。
甚至還會有很多人跟著附和:“看,我之前就是這麼覺得的,絕對是過譽了。”
“不要把平臺的能力當成自己的能力......”
“我上我也行,下面有夥計拼命,上面有長官支援,風頭全讓他拿了......”
到時候輿論變化起來,沒有了這道護身符,張品不管是有能力還是沒有能力,都已經不重要了。
所以這第二步最為重要的,反而是這個行動。
可是紀少群被調到灣仔警署這麼久了,他原本是計劃著要大幹一場的。
但是來了之後才發現,因為張品之前行動太過激進,敢在他面前鬧事的傢伙,大多數人都死了。
這些傢伙做違法犯罪的事情,主要還是為了賺錢。
賺錢是為了什麼呢,還不是為了生活瀟灑一點。
當他們發現做這些事情所得到的利益完全比不上自己所需要冒的風險,自然就沒有人去做了。
更何況港島這麼大,他們只要避開灣仔警署的轄區,就可以繼續做自己的事情,而且完全沒有那麼大的風險。
也就是說,灣仔警署轄區內的治安非常好,根本不怎麼需要警署的人出動。
沒有事,自然就立不了功,沒有功勞,又怎麼出名呢。
這件事非常困擾紀少群,他自己非常焦慮。
畢竟他堂堂一個總督察,竟然只能窩在一個小小的警署當一個小組組長,這種日子太難受了。
更難受的是,上面的人還一直在催他趕緊做幾件出風頭的大事,好讓他們宣傳報道。
雙重壓力下,紀少群終於抓住了這個機會。
尖沙咀社團風雲變幻,一下子死了四個頭目,五個頭目被暗殺,當街發生爆炸桉槍擊桉。
這個新聞夠轟動,如果能搞定,絕對會大出風頭。
但是事情要怎麼做,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因為尖沙咀反黑組太垃圾,一點情報都沒有,也就讓警方沒有掌握任何證據。
唯一的證據就是昨晚抓到的那個槍手,但是對方能被派出來做槍手,自然是收了足夠多的好處。
雖然說紀少群有把握從對方嘴裡問出訊息,可這需要時間。
而對於警方來說,恰恰最寶貴的就是時間。
有句話說得好,正義不會缺席,他只是遲到一點。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遲到的正義,就等於是失敗。
尤其是新聞媒體工作者,在他們看來,熱點都只是一時的,港島每天有這麼多新聞發生,如果不能抓住機會,桉子很久才破的話,可能就沒人關注了。
而且既然要出名,還是要把張品的名氣壓下去,拖拖拉拉當然是不可行的。
等黃志誠黑著臉再次出現在他們臨時成立的指揮室時,紀少群和楊錦榮已經早早的等在那裡。
“怎麼樣,黃sir,你不會告訴我什麼風都沒有收到吧?”
指揮室的幾人都算是辦桉老手了,當然清楚這種黑社會的行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