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以前沒啥記憶,沒有魔腦也就無所謂了。
但是父母如果敢用魔腦灌輸記憶,干涉考核,這是重罪,被發現直接肉體毀滅。
當然也有特權存在,法神會有些許特權。
但是能成為法神的人,大多對普通人的情感更加淡薄,能找到滿意物件更是少的可憐。
經常出現自然人在畢業後,和父母重聚發現父母已經分開了。
對普通人而言虛擬世界太精彩,感情是很珍貴的東西。
就像宅男活在二次元世界一個道理。
“老師,我很好奇為什麼普通人們過得比法師輕鬆多了?
法師永遠只有工作,能夠娛樂的時間屈指可數。”
這是鄭理在成為法師學徒後,在學院和他的直接導師首次見面的時候問的問題。
學院的直接導師只會在分配在他手下的學徒第一天入學的時候出現,會有一次溝通的機會。
下一次溝通機會就是學徒畢業的時候。
因此第一次溝通的機會非常寶貴。
大多數人會問學術上的指導,比如哪個方向好,哪個細分領域有前景能夠出結果。
但是鄭理不關心這個,他對於要從事哪一方面的研究有自己的思考。
他更想明確的是自己追求真理的決心和意志。
“是啊,在聯盟,普通人和法師幾乎都是能進不能退,沒有退路的兩條路。
而且這二者幾乎是活在平行世界,普通人大多數時候活在精彩絕倫的虛擬世界。
虛擬世界是瞬時反饋,你每做出了一個決定,做出了一個動作就會有反饋。
做對了有獎勵做錯了有懲罰,瞬時反饋是很爽的,因為總是會有做對了的時候。
這一局沒有對,下一局也有機會重來。
但是法師是長反饋,你可以要花數十年投入到一個問題上,還未必能看到結果。
甚至這個結果有可能別人比你先做出來。
成為法師之後能進不能退,想往後退得為聯盟工作上百年。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法師除了活的更久點,好像沒什麼優點。
我剛剛成為法師學徒的時候,和你是一樣的想法,憑什麼那些普通人能活的輕鬆,而我們活的這麼累?
甚至當時我的想法更加極端,就不該給普通人這麼好的福利,該用各種手段逼他們活的辛苦,法師比普通人辛苦這不是笑話嗎?
但是當我的研究出現進展,當我重新構建的法術模型把威力提升了百分之五十,當我對分析出新的魔法生物基因片段作用時。
彷彿先賢們的智慧之光在我手中完成了接力,文明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又往前走了一小步。
這給我帶來的感動和滿足,是多少虛擬世界都無法比擬的。”
年輕的鄭理似懂非懂:
“我希望我在自己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也能感受到這種感動。”
“我大致明白,法師是責任和義務,法師需要指引和帶領文明前進。”
虛擬世界中的導師點頭道:“沒錯,從上古時代到中古時代再到近代,到現代,法師們透過自身的努力讓我們的文明越發璀璨。
我們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推動文明的進步。
而且法師能夠享受的資源遠超普通人。”
鄭理問道:“那這不影響我們不供養普通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