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俞少俠吟詠完上面那首歌,暮色已經覆蓋了蒼茫大地,此刻店裡才點兩盞燭火,窗外一鉤殘缺冷月,寂照著這破碎山河,聽完俞少俠吟詠的那首詞,管下我心中甚是悲涼。俞少俠唸完,回頭望著管下我,管下我此刻發現他劍眉星眼,皓面峻臉,卻也是少年英雄,英姿勃發,管下我由衷喝彩:“好!好詞。聽賢弟方才吟詠,我不知不覺腦海中出現千軍萬馬,耳邊響過號角兵鋒,彷彿此刻我大明天軍正凜凜威風踏過河北,華夏兒女重新回到故土,耕犁故地。”
管下我戲有點過了,把自己也感動出幾滴淚來,俞少俠道:“哥哥聽得這詞,可知天下有個門派,叫稼軒門否?”管下我說:“這是辛稼軒少師當年贈予陳同甫的一首《破陣子》,稼軒門,莫非這個門派跟辛棄疾有關係?”
俞少俠道:“正是!辛少師一生志在抗金,奈何朝中主和派掌權,縱使他英雄蓋世,膽色絕倫,武功烜赫彪炳千秋,奈何朝廷上下偏安隅,所謂是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辛少師一貶再貶,最終壯志難酬,身故前放聲疾呼:‘殺賊!殺賊!’”
管下我說:“辛少師一生名動天下,可惜了!只不過後來的稼軒門是怎麼產生的呢?”
俞少俠說:“哥哥可曾聽過辛棄疾手刃義端和尚還有追殺叛將張安國的事蹟?”
管下我說:“聽是聽說過,只是各中詳情,不是很清楚。“讀唐詩宋詞的時候管下我以為辛棄疾只是個水平很出彩的愛國詩人,頂多也只是個噴青,直道後面看了一些歷史和野史書籍,才知道那個人絕不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那麼簡單。
俞少俠繼續說:“當年金兵南侵,又濟南府耿京募集天下壯士農民,組成了一隻抗金義軍,天下英雄紛紛依附響應,當時年方二十的辛少師聚集了兩千人也參加了耿公的義軍,還介紹給耿公在濟南府附近活動的領一隻義軍首領叫義端和尚的,誰知道那義端心術不正賣友求榮,趁著辛少師不備,偷走了由他保管的起義軍行軍大印往北直投金營。耿公認為辛少師引入奸細,投誠事假,要處罰他。辛少師慷慨陳詞:人是他帶來的,請求給三天時間,如果不能追擊手刃賊人回營任由發落!耿公應允,辛少師快馬加鞭,獨闖金營,擒住賊人,親手砍了腦袋,拴於馬背安然回營!辛少師此行,金營甲士一層層,甚是危險,他卻孤膽英雄,殺得敵人措手不及,全身而退,真是大丈夫也!”
管下我額手稱慶:“妙絕!想必辛少師武藝極高!”
俞少俠道:“那是!後面那個才叫人稱絕。手刃義端之後,辛少師建議耿京建議南宋朝廷,以此獲得朝廷認同,耿公欣然應允,就派了辛少師南下面聖。誰知道等他南下面聖圓滿回來行至海州,卻得知義軍叛將被金人策反,殺了起義軍主帥耿公,投奔金國,做了金國濟州守將。”
管下我恨的牙癢癢:“國家危亡之際,那些人不想著為國出力,卻通敵賣國求榮,甚是可恨。如今我大明天下,此類賣國賊也甚多,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 ”
俞少俠繼續說:“哥哥一片赤忱,小弟深感欣慰!終是天道好輪迴,叛徒張安國最後也是被辛少師活抓回了朝廷,砍了腦袋!”
管下我驚愕道:“活抓?”
俞少俠神采飛揚:“可不是嘛!辛少師半路聽到耿公被賊人所愛悲憤欲絕,親率五十親衛,直奔濟州城,活綁了叛將,濟州城兵將看到辛少師威風凜凜,不敢動手,直看著把主將活捉了去!”
管下我說:“辛少師幾次三番,深入虎穴,謀人所不幹謀,為人所不敢為,真大丈夫也!”
俞少俠道:“因為幾次三番出現叛徒事件,辛少師親自督辦,成立了殺胡衛,就是專門對付那些叛徒降將的,直至蒙古興起,宋廷亡佚,這殺胡衛也跟著解散了。到了後來,這個組織流入民間,更名為稼軒門,慢慢變成一個民間流派,不受朝廷節制,現今也是個很大的民間組織。”
管下我暗暗稱奇,哦,這個就是我黨打天下時候的敵後鋤奸隊吧,真是稀奇!
俞少俠繼續說道:“現今稼軒一共有門人約一萬六千人,總共設有八路壇主,另外還有個稼軒齋堂,專門傳授兵書策略、收集情報,追蹤敵蹤等,還有一個叫做棄疾堂,專門傳授武功劍術、十八般武藝等,八壇二堂都聽命於武鄂司,也就是稼軒掌門也!”
管下我聽得一愣一愣,想不到辛棄疾先生這個牛人死後留下了這麼個強大的組織,八路壇主,八路,這不是我紅軍長征後改名叫八路了嗎,他此刻神遊意馳,已經像長臂猿蕩入雨林,賈寶玉神遊太虛了一般。
俞少俠看著他失神,頓了頓,看著他道:“哥哥,你在想啥?”
管下我方才回神道:“了卻君王身後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辛少師一生壯志未酬,想不到他的精神和功業卻在激發著後人前赴後繼,砥礪前行,真是令人噓噓動容,感人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