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六是魯佔龍舉辦的烹飪交流沙龍,下週一是文化部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的小型培訓活動。
再過三週,就是前往國外參加羅納德盛邀的火候掌控技能指南的推廣發行會議。
這麼一算起來,這大半月的行程還挺趕的。
晚上回到家以後,劉雨晴做考前最後的複習,付宇陪在旁邊,開始整理杜英春給的那份關於火候掌控技能的資料。
他原本以為自己之前匯總完成的指南就已經很完善全面了。
現在看過杜英春總結的資料,才發現自己在這方面還是有些欠缺的。
他準備把這些內容整理後,都加入到指南的大綱中去。
一邊整理,付宇一邊琢磨著,應該找個時間,讓這些想要參與指南匯總工作的同伴們,每個人都寫一些相關的經驗和技巧的資料總結。
透過他們各自對於不同崗位,不同角度和側重點分析一下烹飪相關的內容操作的看法和觀點。
現在,付宇算是明白,為什麼每本烹飪書籍上,除了主編之外,還要有其他人一起參與文獻的匯總了。
主編估計就是提議和完成最後總結的人,而整個編輯的過程,則是自己的團隊成員一起參與的。
否則像這些大人物平時各種事情跟著,哪有這麼多時間啊,肯定不是自己從頭到尾跟進的。
【火候掌控技能使用技巧和指南】這本書,其實真想要完成,其中可以發揮的空間非常大。
因為火候掌控也是分為不同烹飪操作,不同使用方法的,而這些烹飪技術操作肯定是需要不同程度烹飪廚藝的人一起參與,才能將所有的使用問題和經驗技巧全部囊括其中。
以著付宇現在的水平,確實可以匯總很多烹飪技能的指南。
但是,與其貪多嚼不爛,倒不如認真的做好一樣。
付宇打算將火候掌控技能的使用,匯總成最為全面的教科書式資料。
原本他只想著將自己所有的經驗進行總結,只是,現在看來,倒是可以參考杜英春的這份資料。
最好是圖文並茂的,將每一步操作的技巧和方法,透過烹飪操作圖來進行展示。
這樣別人翻看學習時也更容易理解一些。
不過,這麼多的主編副主編編委什麼的,工作肯定不能自己一個人大包大攬。
付宇決定重新將所有的資料內容匯總一下,根據自己的思路整理好脈絡和大綱,再將詳細的工作劃分下去,最好在這一次的活動小組交流會上,直接確定專門的編委小組人員名單。
然後,就可以把這些具體的工作和插畫的內容交給這些編委來完成。
付宇還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他現在仗著系統的扶持,在廚藝水平上確實有所提高,實力也不錯。
但在文化底蘊方面,他也確實能力不足。
哪怕有著系統獎勵的文字功底技能,但是在資料匯總方面,他還是有種捉襟見肘的困窘感。
像這種編書的大事兒,還是應該交給真正有能力的人。
就比如自己手下的這些編委,就特別好,不但烹飪經驗豐富,而且在學識方面也比自己強。
就算他們本人不行,這些編委都是圈子裡的老人了,手底下,或者身邊都有能力很強的親朋好友。
因材施教,付宇決定將所有的工作都按照個人能力和擅長的領域進行派分。
付宇雖然比不上圈子裡那些真正的大佬,但是也希望,自己這本匯總而成的烹飪指南是真正有用的,可以當做很多美食圈同行的火候掌控技能指南去參考的!
付宇專注於資料總結的時候,劉雨晴也是抓緊每一分一秒的時間進行最後的衝刺學習。
都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她本週六就要進考場了,最後的兩天時間,怎麼也不能浪費了。
而付宇則花了大半個晚上的時間,將杜英春交給自己的那份資料進行了認真的歸納和總結。
然後再根據自己之前匯總好的資料,重新進行了內容上的安排。
首先,第一卷,應該是火候技能的操作指南,普遍使用篇。
其次,第二卷,他希望可以按照烹飪菜餚的種類等方式把相關技巧寫進去。
白天忙碌工作,晚上專心匯總指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