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覺得諸葛危險的同時,元十三限也覺得很刺激。
過癮。
痛快。
他就是為了這點危險才找到的諸葛正我。
不是危險,他還不來呢?
這是他一生的大事,就是非得要刺激著完成,過癮著達成,痛快著玉成不可!
不,如,此,不,夠。
所以,對現在的情況,元十三限既謹慎,又警惕,並且滿意。
他看起來瘋狂,其實一直都頗為清醒,那些瘋狂滋生實是一種做出抉擇的發洩,只因他認識到一點:不瘋魔不成活,不把殺死諸葛當做當下、目下、眼下唯一要做的事情,還抱有任何雜念,那都是浪費了這一次機會。
——他這一輩子,可能也就還有這一次機會了。
古人云,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而對於元十三限這等武功來說,一百年也不晚,兩百年他也絕對能打。
可是,或許他的壽命還能活很久很久,他的心卻堅持不到那麼久了。
他驕傲而驕縱,狂妄而狂放,自大而自負,一向能縱橫天下,總歸是睥睨群雄,像他這樣的人,一次失敗也引為生平大恥。而元十三限在諸葛正我面前的失敗,又何止一次?
失敗會消磨人的志氣。
元十三限也真的被消磨過。
那是在一次挑戰諸葛的路上,卻被什麼東邪黃藥師、北丐洪七公、南帝段王爺之輩攔住,再經過喬峰的勸說、解釋、安慰,還有無數北方的情勢、大宋的僵局、人民的苦難,成為阻礙。
元十三限終於心灰意冷,這成為他此生唯一一次放棄挑戰諸葛。
要不就算了吧。
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何必這麼對我的師兄咄咄逼人。
何況他也一直對我十分不錯,更對現在的許多人民,都十分重要。
最重要的是,我難道真能勝過他嗎?他一直能贏我,我卻還沒有贏過他一次,他饒過我許多次,我卻只想殺他,難道我沒錯嗎?
就這樣,元十三限抱著息事寧人的想法,沉寂了一段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他決心修身養性,所以他讀書。
元十三限去讀史書,想要領略先賢英雄們的事蹟,一讀就讀到了三國。而一讀三國,就發現了一些野史的記載,叫做:既生瑜,何生亮。
嘿,諸葛亮也是諸葛。
這世上怎麼就這麼多諸葛?
憑什麼偏偏又是諸葛在得意,別人在吃虧?
他難得壓抑的怒火,一下子激發出來。
他本來平息的恨意,一下子爆發出來。
他不是半途而廢的人,所以還強忍著怒火、恨意,將史書一路讀了下來。就這麼讀來讀去,從書中只能讀出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