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時的元十三限,已經比諸葛還要幸福。因為他有愛人,有家庭,還有個孩子,諸葛雖然在朝堂上提升功績,卻日夜有政敵干擾,並且仍熱愛小鏡,因此不娶妻不生子,忍受孤獨生活,還未必有他來得逍遙自在。
但元十三限就是看不過去。
他總覺得自己沒有面目面對小鏡。
小鏡有時候勸解他忘掉一切,忘掉諸葛,他卻問小鏡,“你是不是仍愛著諸葛?你是不是已忘卻了你父親的仇恨?你怎麼對得起你的父親?我知道你與我結合,根本不愛我,你就是為了報殺父之仇是不是?現在你連這仇恨也不顧了,你怎麼還會留在我身邊?你接下來是不是要離我而去,去找諸葛了?”
小鏡當然很傷心,她終日以淚洗面。
但這種傷心在元限看來,到底是不是被戳破了心事在裝可憐,也實在可供思忖。他冷笑,心想你也和諸葛一樣騙我?
小鏡已經看破,他還沒有看破,他不只是自己沒有看破,還不讓小鏡看破。
以至於他已經不知道自己為了小鏡報仇,還是藉著小鏡的恨意,去發洩自己對諸葛的嫉妒。當小鏡要停下來的時候,他已不準備讓她停下來。
到最後,他將自己和小鏡一起折磨,他變得偏激、暴戾、自我、決絕,而小鏡也跟著變了,她做了一個決定。
小鏡去找了當世唯一會《山字經》的三鞭道人,用自己的身體換取經文中的秘密。一共三個月的時間,她每日早上出去,晚上回來,將抄錄的《山字經》交給元限。
元十三限知道這一切,但是他不點破。
等到練成了《山字經》,貫通了《傷心小箭》,他就一箭射殺小鏡,並嚇走自己的獨子。
他得到了諸葛所羨慕的一切,然後自己將其摧毀。
到最後,元十三限與諸葛神侯一番大戰,這是多年以來他最接近勝利的一場,但居然還是無法功成。
接著,他就為蔡京所用。
這段來龍去脈,蔡京心裡跟明鏡一樣,他是刻意而為之的,提及這件事情。元十三限一輩子沒有贏過諸葛,唯一一次的贏,不只是諸葛讓了他,而且還是一切糾結怨恨的源頭。
他怎麼能承認這場“勝利”?
不過老實說,元十三限當時是誤會了諸葛使計,現在細細想來,也覺得諸葛並不知道智高就是小鏡的父親,他可能真是一片好意,只能說是命運使然。
但他管不了這麼多了。
已經錯了,那就錯到極致。
已經做了,那就做得利落。
元十三限心道,“諸葛,這一次我只要你死,什麼我都不管了。我殺了你,也就立即自殺,天上地下再沒有我在意的事情了,我這麼對得起你,你就乖乖給我死吧。”
他再不搭理那些洶湧而來的江湖人士,預設了一切。
蔡京安心且放心的離開。
而元神府的聲勢,也就愈加浩大起來。
不過,在這樣的情形下,還是有一個人來到了神侯府。
這是個青年。
這個青年衣衫襤褸,風塵僕僕,似乎趕了很久很久的路,他手持一柄樣式古色古香的長劍,前來求見諸葛神侯。
他姓蕭,名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