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就是破口大罵氣宗的卑鄙無恥小人行徑老奸巨猾齷齪可恨下作狡詐陰險至極不三不四蠅營狗苟……大約罵了有半個時辰,從氣宗的祖宗嶽肅開始,一直罵道當代的嶽不群,到了令狐沖甚至都還不解氣,多罵了他幾句天天酗酒心無大志之類的。
令狐沖在聽到罵嶽不群的時候,已經苦笑著走開,他既不願意煩擾風師叔祖,又不願意聽師傅的壞話。
不過他這麼一走,李忘塵倒是來勁了,跟著風清揚一起痛罵。
兩個人罵了一會兒,風清揚奇怪道,“你罵什麼?你和氣宗有仇?”
李忘塵說,“我哄你開心啊。”
風清揚愣了一愣,笑罵一聲,才說,“當年華山劍宗氣宗分離,卻是你所想的,有外力影響。須知華山的起源,實則是大宋的全真教七子郝大通祖師,但說實話,郝大通祖師的武功嘛……”
他說到這兒,也搖了搖頭,癟癟嘴,做了個不太咋地的表情。
其實別說是郝大通一人了,就算是全真七子復生,以天罡北斗鎮圍攻風清揚,他也未必懼怕。這人雖然是他的祖師,卻不被風清揚看在眼裡。
風清揚繼續道,“所以華山的武功,雖來自於郝大通祖師,實則在幾百年的發展之中,卻尋到了另外一位比郝大通祖師更早就隱居在華山的前輩高人的秘籍,他的武功比郝大通祖師高了十倍百倍不止,也被奉為華山派祖師,其傳下來的武功被後進子弟嶽肅、蔡子峰兩人所得,兩人見識有限,各自只看到了其中的部分,所悟得的武功居然背道而馳,便斥責對方走了邪路,這才有了劍、氣之分。”
這倒是和原作差不多,只是引發分歧的不是葵花寶典,而是什麼前輩高人的秘籍……
李忘塵道,“不知這位前輩是?”
風清揚高聲道,“這位前輩姓陳——當年華山還未入得大明手中時,此地為大宋領土,而就是這位陳摶老祖,與宋太祖在華山下棋而勝,令宋太祖將整座華山輸給了他!”
李忘塵震了一震,心中暗驚。
陳摶老祖,按說該是和張三丰、王重陽地位一般的人物了,他竟然也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他一下猛地又想起了小李飛刀的來源“齊物論”,那也是昔年大賢莊周的手稿,同樣是歷史人物……
在這個世界,一個一個歷史人物,似乎也並未因各類武俠人物的出現,而喪失掉自己的光芒,甚至可能還要比那些武俠人物更加了不起!
說完了這些八卦,風清揚卻又想到了什麼,頹然道,“其實……其實要說氣宗全然是一些王八蛋,卻也未必。起碼有一個人,的確是不錯的,非常不錯,特別不錯。”
李忘塵哦了一聲,心道以風清揚的嘴硬程度,居然肯承認一個人不錯,那這個人肯定是真的不錯了,“不知道他是誰?”
風清揚道,“當年華山最盛時門下弟子多達七百餘人,但傳到飲雨大師的時候,弟子就只有七個了。這個飲雨大師我剛才提過,她是個待人苛刻,冷漠無情的混賬,擇徒極嚴,將師門的榮譽看得極重……不過在氣宗歷代混賬裡面,算好的了。”
李忘塵心想這個名字怎麼沒聽過,“就是她?”
風清揚搖頭,“當然不是她,而是她的弟子‘枯梅大師’。”
李忘塵覺得這個名字好像有點熟了,“這是……”
風清揚繼續講述當年的故事。
在枯梅大師少女時候,她為了要投入華山門下,曾在華山之顛冒著凜冽大雪長跪了四天四夜,等到飲雨大師答應那時,她全身都已被埋在雪中,幾乎返魂無術。
那時她才十三歲。
七年後,飲雨大師遠赴南海,枯梅留守華山,江湖上的“太陰四劍”為了報昔年一掌之仇,大舉來犯,揚言要火焚玉女峰,盡殲華山派。
當時劍宗無人幫助,枯梅大師的六位師兄弟姐妹逃走,唯她獨戰四人,身受輕重傷三十九處,還是浴血苦戰不懈,到最後太陰四劍竟沒有一人能活著下山。
自此一役後,武林中人都將枯梅大師稱為“鐵仙姑”。
又五年後,大唐西方羅剎教長老“冷麵羅剎”不知從何處知曉,華山深藏了陳摶老祖所傳的武功,特意送來戰書,要和飲雨大師決戰,飲雨若敗了,華山派使得投為羅剎幫的門下。
這一役事關華山派成敗存亡,但飲雨大師卻偏偏在此時走火入魔,華山既不能避而不戰,枯梅就只有代師出戰。
她也知道自己絕非冷麵羅剎敵手,去時已抱定必死之心,要和冷麵羅剎同歸於盡。
冷麵羅剎自然也根本沒有將這小輩放在眼裡,便讓她出題目劃道兒,枯梅大師竟以大火燃起一鍋沸油,從容將手探入油中,帶著笑說:“只要冷麵羅剎也敢這麼做,華山就認敗服輸。”
冷麵羅剎立即變色,跺腳而去,從此足跡再未踏入大明一步,但枯梅大師的一隻左手,也已被沸油燒成焦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