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刀無奈,苦笑著答應下來。
衛陽明長出了一口氣,笑著點了點頭,似乎是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當夜,衛陽明與唐文卓宴請李三刀,三人相談甚歡,直到深夜。
交談中,李三刀這才知道,唐文卓之前做過大威朝的大司農,位列九卿之一,掌握大威朝的財政大權,可謂位高權重。只是“百官聯奏”事件失敗之後,不得不隨衛陽明返回江陵蟄伏,之後的一系列事件之後,對大威朝徹底寒了心,後來,師徒二人在李三刀身上看到了希望,便想著把注壓在李三刀身上。
當然,李策歸順李三刀的事情,是不是師徒二人計劃之內的事情,那就只有他們師徒二人知道了。
第二天一早,李三刀寫了一封書信,交給唐文卓,交代唐文卓一些事情之後,就辭別了唐文卓和衛陽明。
在江陵的渡口租了艘樓船,沿著長江順流而下。樓船在長江上行駛起來快了許多,只有三日,便進入了洞庭湖中。
三人一路欣賞著湖中美景,心境也變得開闊起來。
李三刀和張武坐在樓船的觀景臺上,吧嗒吧嗒抽著煙,時不時蹦出一句詩句來。
“南湖秋水夜無煙,
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
將船買酒白雲邊。”
吟完詩後,李三刀的心情更加舒暢,心想小時候被父母強迫背的唐詩三百首還真沒白背。要不是還有正事要辦,非得去旁邊的岳陽樓去跟那群才子們比試比試。
張武聽到後,感緊從懷裡取出了小本子,一字一句的記了起來。
“老大,南湖秋水夜...無煙這句話是...不是有問題?現在是...冬天,為什麼要說...秋水呢?應該是冬...水才對!”
李三刀感覺有點尷尬,心說怎麼把這茬給忘了,但李三刀心虛面不虛,抬手就是一個爆慄。
“憨貨!你見哪首詩裡面寫冬水的?冬水能有秋水有意境嗎?”
“哦...”
張武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在小本上寫上了“秋水比冬水有意境”幾個字。
李三刀一頭黑線,心說我都是瞎編的,你也當真?
就在樓船駛出洞庭湖,進入湘江的時候,李三刀拆了腿上的護具,已經可以在地上行走了,只是時間不能太長。
樓船上,玉瑤望著臨湘城的方向發呆。距離滄海教越近,她的心裡就越忐忑,她不知道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會不會難以控制,出現意外的情況,比如李三刀與滄海教發生衝突,她又該向著哪邊呢?
“玉瑤,想什麼呢?”
李三刀走了過來。
“哦,沒事,我想起了叔叔。”
“放心吧,這次除了我們之外,我還派了五十名九龍衛前來相助,算算時間,此時應該到了臨湘城附近,以九龍衛的本領,救你叔叔應該不難。”
“這...好吧。”
玉瑤心裡一驚,她可不知道李三刀派九龍衛來了,心裡擔心九龍衛與滄海教產生衝突,卻又不知道應該怎麼解釋。